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材料一、邹与鲁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邹与鲁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对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
材料二、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孟子·离娄》)
(1)下列各项中,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销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本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官员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C.孟子指出当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趁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尔反尔,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2)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2)曾子认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1分)孟子引用曾子的话意在说明,贤明的君主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心腹,以死相报。(1分)所以,贤君应该行仁政,才能得民心,王天下。(1分)


看了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人体温度低到死人的温度一定会死吗?如果这个温度不至于结冰,但低于人体的正常温度,比如和死人的温度一  2020-05-16 …

栩栩如生这个成语能否用来形容死者尸体完好仿佛仍有生命?如题,实在拿不准,个人感觉这个成语似乎偏重于  2020-06-0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  2020-06-29 …

请写出一些“死”的同义词.受人尊重的人的死:被人唾弃的人的死:其他:由肖邦忘我的工作,你会想到哪些  2020-07-08 …

资料表明: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前七位主要疾病死亡专率如下表:顺位1957年1999年死亡原  2020-11-02 …

如表为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前五位主要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百分比,请仔细分析下表,回答  2020-12-07 …

有的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追求及时行乐,醉生梦死,如今天的各类贪官,这样的人虽然活着实际已经  2020-12-10 …

英语翻译《生死桥》讲述的是丹丹,怀玉,志高三个卖艺人在乱世中的命运和情感,一个是死不如生,一个是生不  2020-12-22 …

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追求及时行乐,醉生梦死,如今天的各类贪官,这样的人虽然活着实际已经死  2020-12-22 …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怎么解释这种情况比如一个人死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死可以让世界人口平衡.那么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