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邹与鲁哄①。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邹与鲁哄①。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②;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④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

【注】①哄:战斗。②几:将近,几乎。③慢:高高在上,不关心人民,不理政事。④尤:责怪。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本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官员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孟子·离娄下》),孟子说的也是投桃报李的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谈谈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曾子认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孟子引用曾子的话是要说明,贤明的君主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在我们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也同样存在着“你不仁,我不义”和“你仁我义”的情况。这都是原先善恶的回报。


1.


分 析: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本题中,C项,原文没有“乘机巧取豪夺”的意思,而是强调官吏在灾年毫不体恤百姓,见死不救。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分 析:
此题要求回答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需要结合文本内容,联系句中“尔”是“你”的意思,翻译出本句话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看了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这句话选自<<礼记.学记>>请求大  2020-03-3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甲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  2020-05-09 …

善问者和善待问者各有什么特点?你从哪里发现的?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其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  2020-05-13 …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这句话选自<<荀子.修身>>请求大师帮忙  2020-05-21 …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希望真正理解其意者回答,  2020-06-07 …

成者常成,行者常至这句话选自<<晏子春秋>>请求大师帮忙翻译一下.并告知其寓意.如果回答齐全又好者  2020-06-12 …

理解句子,满意回答70分追加分送上.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2020-06-16 …

英语翻译《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  2020-06-19 …

假如《东方读书报》的记者采访你,向你提出如下问题,你该如何回答呢?记者:请说说你最喜欢一本课外书假  2020-07-21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  20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