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1) | 下列两句中的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 ] | A. | 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 B. | 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 C. | 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 D. | 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
| (2) | 文中加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南亩:泛指农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④呕哑:难听的音乐。 ⑤独夫:孤单的人。 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指刘邦。 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 [ ] | A. | ①④⑤⑦ | B. | ②③⑥⑧ | C. | ①③⑤⑧ | D. | ②④⑥⑦ |
| (3) | 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 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 ③而复哀后人 ④也”句中四处“后人”之所指是 | [ ] | A. | 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唐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 | B. | ①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人;③是指唐以后的人。 | C. | 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 | D. | ①④相同,都是指唐人(如杜牧);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
| (4) | 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 | 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 B. | 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 C. | 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 D. | 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
|
|
答案和解析
1.B;2.B;3.B;4.C;
(1) | 两个“之”字,分别是代词、助词;两个“而”字,分别是表转折、表顺承。 |
(2) | ①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④形容声音嘈杂,⑤指独裁者,⑦指项羽。 |
(4) | C项,没有同情的意思。 |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 2020-05-16 …
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君之者,长之而已,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以专其利以自私哉.的翻译 2020-06-12 …
跪求古文“之于”之意,请大家畅所欲言~下列“之于”应译为:1、天之于地物,春生秋实.2、取之于民, 2020-07-01 …
用什么样的体温计给孩子量体温?我家贴脑门的和含嘴里电子的都有,不过脑门不让贴,我觉得也不准,放嘴里也 2020-11-14 …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筋骨……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 2020-12-01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2020-12-10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 2020-12-17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 2020-12-17 …
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君之者,长之而已,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以专其利以自私哉.以下持相似观点 2021-01-17 …
南宋学者金履祥说:“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君之者,长之而已,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以专其利以自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