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文言文丰乐亭记欧阳修修(欧阳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①

题目详情

阅读文言文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欧阳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 ;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①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②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 ①滃(wěng)然:水盛大的样子。②涵煦:滋润化育。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俯仰左右, 而乐之              顾:向四周看

B、修尝考其山川, 其图记          按:依照

C、今滁 江淮之间                  介:处在中间

D、 幽芳而荫乔木                  掇:采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问 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②怀王与 将约曰:“先破秦咸阳者王之

B、①向 凭恃险阻,铲削消磨        ②而孰知上 功德

C、①而安于畎亩衣食, 乐生送死    ②夫宣上恩德, 与民共乐

D、① 故老皆无在者                ②乃日与滁人仰 望山

3、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表现丰乐亭所在地滁州“山川美”和“风俗美”的一组是

A、①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        ②而故老皆无在者

B、①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②而喜与予游也

C、①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      ②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D、①风霜冰雪,刻露清秀          ②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叙述作者治理滁州,开地建亭的事,又有开门见山,紧扣文题的技巧,也为末段的点明中心埋下伏笔。

B、文章的第二段着力叙写五代战事频繁,唐朝豪杰并起,这正是为了烘托当时“丰乐太平”的政治局面。

C、文章有“丰乐”二字贯穿其中,但意义则有转换,第一段的“丰乐”意为丰山美景可乐。第三段的“丰乐”则为丰年可乐。这种暗换概念的写作技巧,堪称绝妙。

D、《丰乐亭记》与《醉翁亭记》均写于作者贬谪滁州时。文章开篇虽有贬谪荒凉之地的酸楚,而随后则是为朝廷歌功颂德,并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

5、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

(2)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3)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BCDD (1)它的上面有丰山高高地独自耸立。 (2)更为庆幸的是百姓为年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3)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抬头看山,低首听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