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邹与鲁哄①。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邹与鲁哄 。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 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 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
【注】①哄:战斗。②几:将近,几乎。③慢:高高在上,不关心人民,不理政事。④尤:责怪。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本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官员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小题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孟子·离娄下》),孟子说的也是投桃报李的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谈谈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2】曾子认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孟子引用曾子的话是要说明,贤明的君主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在我们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也同样存在着“你不仁,我不义”和“你仁我义”的情况。这都是原先善恶的回报。

解析
【小题1】

分 析: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本题中,C项,原文没有“乘机巧取豪夺”的意思,而是强调官吏在灾年毫不体恤百姓,见死不救。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分 析:
此题要求回答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需要结合文本内容,联系句中“尔”是“你”的意思,翻译出本句话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看了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  2020-05-16 …

翻译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翻译  2020-06-18 …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最多的一项是()(3分)A.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担任王甚任之重用而王独居  2020-06-19 …

这段话什么意思?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  2020-06-22 …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骨尧然有形①。撽以马捶②,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③子有亡国之  2020-07-16 …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当朝皇帝对张廷珪言听计从的一项是()①廷珪谏,后善之②廷珪上书,后乃止  2020-07-23 …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A.洎牧  2020-11-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阅读下列材料,“如泰西各国,皆起于弹丸之地,创造各样利器,未及百年而成就如此之精  2020-12-0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如泰西各国,皆起于弹丸之地,创造各样利器,未及百年而成就如此之精,规划如此  2020-12-07 …

1913年5月5日《大公报》载:“检阅旬月以来各报纸,奋其如刀之笔,以叛、逆、贼、犯、诛、杀、讨、戮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