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主权”一词,中国古已有之,早见于《管子·七臣七主》:“藏竭(国库枯竭)则主权衰,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 主权 ” 一词,中国古已有之,早见于《管子 · 七臣七主》: “ 藏竭 ( 国库枯竭 ) 则主权衰,法伤则奸门闿。 ” 其后,历代史书多有此语例。如《明史 · 列传第七十六》曰: “ 自古奸臣欲擅主权,必先蛊其心志。 ” 时至近代,西方的 sovereignty( 主权 ) 概念传入中国。古老的 “ 主权 ” 一词与之发生 “ 语言接触 ” ,衍为新名。这种 “ 语言接触 ” 最早是在入华传教士丁韪良的译业中发生的。丁韪良在《公法便览》中译云:所谓自主之权者,乃一国政权所属,外而交邻,内而治民,罔不自我主之,而为他国所不能节制也。
材料二 一些学者断定,传统的国家主权已经开始彻底崩溃,国家主权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概念,国际政治的 “ 后威斯特伐利亚 ” 时代已来临。美国学者詹姆士 · 罗西瑙则认为,国家主权的减退是当今世界一大潮流 …… 由于运输和电子技术扩大了多中心世界中不同联合体的自主权,国家的主导地位不断被削弱 ……
—— 摘编自《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1) 材料一中,《管子 · 七臣七主》认为 “ 主权 ” 强大的基础是什么? (2 分 ) 根据材料一,分析古代中国与近代西方舆论界 “ 主权 ” 概念的差异。 (4 分 )
(2) 材料二中两个观点的共同点是什么? (2 分 )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共同观点的原因。 (6 分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国家主权观念的理解与认识。 第 (1) 问,第一小问解答的关键信息是 “ 藏竭 ( 国库枯竭 ) 则主权衰 ” ;第二小问由材料一中中西方对 “ 主权 ” 的不同阐释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 “
差异 ” 。第 (2) 问,依据材料 “ 国家主权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概念 ”“ 国家主权的减退是当今世界一大潮流 ” 即可得出共同点; “ 原因 ” 可从现代科技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等方面分析。
答案: (1) 基础: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 (2 分 ) 差异:古代中国的 “ 主权 ” 是指君主的权力;近代西方的 “ 主权 ” 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事务与涉外事务的权力。 (4 分 )
(2) 共同点:都认为传统国家主权观念已不符合当今世界形势。 (2 分 ) 原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一国或地区问题日趋国际化;大国霸权主义的现实使传统主权观念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使国家主权面临挑战。 (6 分 )
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 2020-05-1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 2020-05-13 …
(16分)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 2020-05-13 …
阅读材料,阅读材料,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保护 2020-07-0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材料二在现阶 2020-07-13 …
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诞生150周年纪念日 2020-11-0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 2020-11-05 …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帝国主义对中国铁路控制统计表(单位:公里)材料二: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表材料 2020-11-10 …
求老师解答: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材料一:经过商鞅的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 2020-11-23 …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