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啥意思?
题目详情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啥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话出自《诗经·小雅》.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一个是汉儒,一个是宋儒,两人说法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
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郑玄、朱熹都是大儒,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由于两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说提出之前,郑说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后人在引用这话时,多取郑说,少有取朱说的.现行各种词典,有的两说并存,有的把两说糅合在一起.
两句中的“止”字,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代引用时有改用“之”字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只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再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又比郑玄早生两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
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
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郑玄、朱熹都是大儒,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由于两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说提出之前,郑说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后人在引用这话时,多取郑说,少有取朱说的.现行各种词典,有的两说并存,有的把两说糅合在一起.
两句中的“止”字,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代引用时有改用“之”字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只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再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又比郑玄早生两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
看了“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别出心裁意思是啥? 2020-03-31 …
写春天里母爱的作文就是写母爱和春天融合在一起的那种没啥思路哪位好心人给点思路或范文什么的无比感激! 2020-05-15 …
仿照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付出的人是不寻 2020-05-17 …
周树人告诉巴金:人要忠心,火要空心是啥意思 2020-05-17 …
遂心意思是什么遂心的意思是啥? 2020-07-06 …
怎样看作文书最好、最有效,也就是说作文书不能看完就完了,怎样吸取作者写作的精华?我偶尔也会写写日记 2020-07-08 …
云心无我,云我无心是啥意思 2020-07-11 …
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 2020-11-24 …
数字组合问题3、3、8、8这四个字用+、-、*、/(加减乘除)和小括号,组合成24,这四个数字的顺序 2020-11-25 …
看着是葱翠的山林却不能翱翔,看着阳光雨露却不能尽情享用,眼前的景象如梦如幻亦如画,只因美景所以不期盼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