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劝学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劝 学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凡说者,兑之也 ① ,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同“缒”zhuì)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 ② 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 故为师之务,在于胜(同“循”)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 ③ 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 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 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 ”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 ④ 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 (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 注:①说:说教。兑:悦。②堇(jǐn):毒草,根有剧毒。③遇合:师徒相遇而和洽。④畏:被拘禁。“无乃畏邪”中的“畏”,躲藏。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小题3: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说明“劝学”和“劝师”的一组是( )。(3分)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B小题2:D小题3:B小题4:C 试题解析:小题1:B项,“疾”的意思是“努力”。试题解析:小题2:A项,“于”,都是介词,表比较。B项,“则”,都是连词,表顺承。C项,“之”,都是第三人称代词,他。...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劝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材料:(主父)偃说上日“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2020-05-15 …
刘凝之为人认所着屐,即予之.此人后得所失屐,送还,不肯复取.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着屐,麟士笑曰:“是 2020-06-13 …
英语翻译刘凝之为人认所著履,即与之.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不肯复取.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 2020-06-13 …
刘凝之为人认所著履,即与之。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不肯复取。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 2020-06-15 …
《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 2020-06-23 …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后面问题。刘沈处世刘凝之为①人认所著履②,即与之。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不肯 2020-07-02 …
刘凝之为人认所著履,即与之。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不肯复取。又沈麟士痈: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日: 2020-07-10 …
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 2020-07-13 …
西汉的主父偃曾向汉武帝提出建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必 2020-07-13 …
阅读下列材料:主父偃说上日:“……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 2020-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