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池,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题目详情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池,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外元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便知心量之广大无边,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藏于密。” ——《传习录》 材料三 “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然而,朱子与王阳明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程朱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但是,“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对于它来说,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主体。而“心”哲学则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11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时代价值。(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8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主要观点:“理”是万物的本源;“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一点2分,共6分) 影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2分)理学建立的理想人格的理论与观念,对于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3分) (2)主要观点:人是世界的主体,人所生活的世界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2分) 时代价值:修补了理学僵化所造成的问题,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成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一点2分,共4分) (3)相同点:都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都主张维护封建伦理制度。(一点2分,共4分) 不同点: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强调人的主体感受是万物的本源,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理学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心学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一点2分,共4分) |
|
看了(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13秋华师《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A》在线作业答案1.社会调查中对资料的处理一般包括哪几部分:() 2020-06-10 …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提问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 2020-06-26 …
夏秋季节牧民将植物秸秆切碎、打堆,用塑料布盖严。过一段时间,又要透气、降温。经过这种处理的饲料,牲 2020-06-30 …
党和国家什么样的执政策略根据材料回答材料一:我国今年进阶拨付特大抗旱补助经费4亿元材料二:“亲民总 2020-07-13 …
”青年者,国之魂也.”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不朽传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 2020-07-21 …
(14分)走进历史深处,回应现实关切,倾听未来呼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结合相关史实,从国家 2020-07-24 …
日本在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A.既穿和服,又穿西装B.既吃料理,又吃汉堡C.既有传 2020-11-03 …
这句话该加逗号吗?他对机器的理解又岂是那些外行可以相比的.他对机器的理解,又岂是那些外行可以相比的. 2020-11-03 …
阅读材料,仿照示例作答。2010年3月1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在温 2020-11-21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材料一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