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天将降大任 ⑵饿其体肤
⑶人恒过 ⑷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文章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 本文第二段得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4.(1) 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根据自己的认识,再为这个观点补充一个历史故事作为事实论据。
示倒: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移,终于打败了吴国;
(2)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沦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诠释了“多难兴邦”的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多难兴邦”?
1(1)责任,使命。(2)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3)常常。(4)指在国外。
2.(1)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2)(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部祸患,这个国家往往就会灭亡。
3.C(应该是先正面论证后反面论证)
4.(1)答案:要举出具体恰当的历史故事支撑作者的观点
示例:屈原遭流放,始有《离骚》问世。
(2)答案: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有下列命题(1)有2个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是直四棱柱(2)一个直角三角形以直角边为轴得到的旋转体必 2020-05-13 …
下列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必有弹力作用B.相互有弹力作用的物 2020-05-13 …
取用块状固体必须做到: 取用粉末固体必须: 定量取用固体药品要用到: 取用少量液体用: ,较多则: 2020-05-16 …
文言文翻译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 2020-06-17 …
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B.物体的 2020-11-05 …
关于弹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之间有弹力时,两物体必定直接接触B.两物体直接接触时 2020-12-01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 2020-12-01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谏逐客书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 2020-12-1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谏逐客书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2020-12-15 …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