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文学的趣味朱光潜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
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②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③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④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⑤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⑥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见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节选自《谈美·谈文学》) 1.阅读全文,提取整合文段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本文第①段从孔子的名言谈起,指出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第②③④段列举__________________,第⑤段提出__________________,从第⑥段起,作者就文艺欣赏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论断。 2.“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精神上的短视”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1)精神上的残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神上的中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神上的短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说“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欣赏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处引用名言名句,请举一个例子说说它的具体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知的欠缺,大半会导致文学趣味的欠缺。 B.要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应读尽古今中外作品。 C.文学的趣味,必须靠作者自己去创造。 D.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必须快速征服。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文艺欣赏的三种毛病/诊治的办法 2.(1)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 (2)趣味低劣,缺乏鉴赏力。 (3)知得不全,趣味狭窄。 3.因为这些旧文学家都有几分惰性,常先入为主,不能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所以不能欣赏。(意思对即可) 4.示例1:第1段引用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引出了文艺欣赏的不同见解。 示例2:第5段引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话,说明研究文学也像估计山的大小一样,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的道理。 示例3:第6段引用华兹华斯“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的话,引出不光是作者,包括读者也须时常创造文学趣味,使趣味广泛而鲜活。(言之成理即可) 5.A |
看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文学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问一个哲学问题我有一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如下:1,通过一些算命和占卜的(算的很准确的)可以很准确的 2020-03-31 …
想学哲学,有哪些大学比较开放自由而不是死读书不许批判.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告知一下分数线吗?O(∩∩) 2020-05-16 …
有一个辩论题:学以致知与学以致用我们是学以致知一方,求实例~ 2020-06-07 …
英语翻译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於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 2020-07-02 …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2020-07-07 …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不知.言不可不慎也什么意思 2020-07-07 …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不知下一句是什么 2020-07-07 …
InvincibleShaman'slonelyheartclubband可不可以顺便问一下,这个 2020-07-24 …
InvincibleShaman'slonelyheartclubband可不可以顺便问一下,这个英 2020-11-03 …
某种手提保险箱装有6位密码的密码锁每一个旋钮上显示的数字依次可以是0,1,2,3,4,5,6,7,8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