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①:“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
题目详情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①:“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②秦国之政也,而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①石:治病用的石针。 ②知:掌管。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使此知秦国之政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武王示之病
B.君与知之者谋之
C.除之未必已也
D.得无楚之水土与民善盗耶
(3)翻译句子。
①除之未必已也。
②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注释】①石:治病用的石针。 ②知:掌管。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武王示之病 | ___ |
②扁鹊请除 | ___ |
③将使耳不聪 | ___ |
④而君一举而亡国矣 | ___ |
A.武王示之病
B.君与知之者谋之
C.除之未必已也
D.得无楚之水土与民善盗耶
(3)翻译句子。
①除之未必已也。
②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秦武王把自己病痛告诉扁鹊.示:给…看;
②请求把它治除.除:医治;
③使耳朵不灵敏.聪:听觉灵敏;
④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是会使秦国灭亡的!举:举动.
(2)本题考查对文言“之”一词多意及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及用法.
例句:(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之:助词,的.
A:秦武王把自己病痛告诉扁鹊.之:代词,他;
B:君王与懂得治病之事的人谋划这件事.之:代词,这件事;
C:把它治除不一定能成功.之,代词,它;
D: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之:助词,的.与例句相同.
故选:D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此句中重点的词有:除:医治;已:治好.句意为:医治后不一定能断根(或治好).
②此句中重点的词有:知:知道;谋:商量;败:破坏.句意为:君王和知道医术的人商量治病的事,却又和不懂医术的人破坏了这一计划.
(4)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听取最合理的建议,全盘考虑,形成正确的判断,才能把问题解决好;如果乱听建议,或被周围的意见所蛊惑,那么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
答案:
(1)①给…看;②医治;③听觉灵敏;④举动.
(2)D
(3)①医治后不一定能断根(或治好).(得分点:除、已,语句通顺)
②君王和知道医术的人商量治病的事,却又和不懂医术的人破坏了这一计划.(得分点:知、谋、败,语句通顺)
(4)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听取最合理的建议,全盘考虑,形成正确的判断,才能把问题解决好;如果乱听建议,或被周围的意见所蛊惑,那么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
①秦武王把自己病痛告诉扁鹊.示:给…看;
②请求把它治除.除:医治;
③使耳朵不灵敏.聪:听觉灵敏;
④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是会使秦国灭亡的!举:举动.
(2)本题考查对文言“之”一词多意及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及用法.
例句:(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之:助词,的.
A:秦武王把自己病痛告诉扁鹊.之:代词,他;
B:君王与懂得治病之事的人谋划这件事.之:代词,这件事;
C:把它治除不一定能成功.之,代词,它;
D: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之:助词,的.与例句相同.
故选:D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此句中重点的词有:除:医治;已:治好.句意为:医治后不一定能断根(或治好).
②此句中重点的词有:知:知道;谋:商量;败:破坏.句意为:君王和知道医术的人商量治病的事,却又和不懂医术的人破坏了这一计划.
(4)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听取最合理的建议,全盘考虑,形成正确的判断,才能把问题解决好;如果乱听建议,或被周围的意见所蛊惑,那么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
答案:
(1)①给…看;②医治;③听觉灵敏;④举动.
(2)D
(3)①医治后不一定能断根(或治好).(得分点:除、已,语句通顺)
②君王和知道医术的人商量治病的事,却又和不懂医术的人破坏了这一计划.(得分点:知、谋、败,语句通顺)
(4)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听取最合理的建议,全盘考虑,形成正确的判断,才能把问题解决好;如果乱听建议,或被周围的意见所蛊惑,那么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
看了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了《镜喻》我们眼睛最大的缺点是什么?(用原文答)原文: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 2020-05-13 …
鸭子属于什么科目?鸭子属动物分类的什么科什么目呢?俗话说:“处处鸭子是扁嘴”.不知地球上有没有圆嘴 2020-06-13 …
下列各项中,字形、字音全对的一项是()A.扁(biǎn)担扁(piān)舟伯(bó)仲大伯(bǎi 2020-06-21 …
求《镜喻》译文原文: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 2020-07-1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镜喻[清]钱大昕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仕其为明也?目能 2020-11-23 …
理解《扁鹊见蔡桓公》,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课文中的扁鹊不是上古名医扁鹊。B.《韩非子》是一部 2020-12-22 …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这句话告诉我们A.明确的目标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B.要经常调整 2020-12-27 …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这句话告诉我们()A.要经常调整人生的目标B.明确的目标是获得 2020-12-27 …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这句话告诉我们()A.有目标有远见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B.要经常调 2020-12-27 …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这句话告诉我们()A.有目标有远见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B.要经常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