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理解1.文中的“我”在“残废了双腿”之后,对人生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请用简明的话分别概括这几个阶段中“我”对人生的认识的主要之点,并举出文中的句子作为佐
文意理解
1.文中的“我”在“残废了双腿”之后,对人生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请用简明的话分别概括这几个阶段中“我”对人生的认识的主要之点,并举出文中的句子作为佐证。(9分)
第一阶段 认识的时间:________
认识的要点:________
文中相关的句子:________
第二阶段 认识的时间:________
认识的要点:________
文中相关的句子:________
第三阶段 认识的时间:________
认识的要点:________
文中相关的句子:________
2.文中记叙了“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对“我”说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徽’的事,对文中记叙这件事所起的作用理解合乎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我”的一位作家朋友与“我”同病相怜,他的想法对“我”深有启发,这样写使“我”的思想转变自然而可信。
B.“我”的一位作家朋友的想法虽然不免“低俗”“天真”,但“我”的母亲却已经去世,更能反衬出“我”的遭遇何等悲惨。
C.“我”的一位作家朋友的想法使“我”的长时间潜伏在内心深处的想法变得清晰了,使“我”对生活的认识比以前更加自觉。
D.“我”的一位作家朋友的想法过于“低俗”“天真”,“我”通过批评否定他的想法,才进一步确立了自己对人生的正确观念。
3.本文标题如果改为“地坛”效果会怎样?试做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
解析:
1.第一阶段认识的时间:刚刚“残废了双腿”之后。 认识的要点:“我”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经过思考决心活下去。 相关的句子:“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第二阶段认识的时间:决心正视“残废了双腿”的现实,活下去之后。 认识的要点:选择了写作这条路,而潜意识中是取得成绩让母亲高兴。 相关的句子:“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 第三阶段认识的时间:“我”的母亲去世后。 认识的要点:“我”对母亲生前的伟大品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人生的认识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认识到自己的一生应当对别人奉献更多的关爱,自己的工作决不只是为了让母亲骄傲。 相关的句子:“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2.C 3.以“我与地坛”为题,突出的是“我”与地坛的关系,具体说就是突出了地坛这样一种环境在“我”的思想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而以地坛为题,给人本文将以介绍地坛为主的感觉,不能很好地表现本文的中心。
明天我有太多的作业要做英译后并用英文改同义句 2020-05-13 …
设方程mx2+2x+9=o的解集为M,讨论集合M的元素个数,并用列举法写出相应的解集 2020-05-16 …
我国古典名著中有不少“为忠者”“为义者”.写出一个人并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为忠”和“为义”的事迹~ 2020-06-19 …
形容技艺高超成语(4个),并用其中三个造句并用其中三个造一句句子 2020-06-30 …
把两块纯净的铅柱的端面刮磨得十分平整后,用力挤压,可使两块铅柱“粘”在一起,这说明,要将端面刮磨得 2020-07-07 …
从下列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并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连贯的话,描写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纳罕懊恼无忧无虑心 2020-07-24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面积约为2500000平方千米请用四舍五入法按下列要求分别取这个 2020-08-02 …
有追加分啦~初中语文问题~!~~!~!1.我国古典名著中有不少“为忠者”“为义者”.写出一个人并用一 2020-11-14 …
观察下列算式:1×5+4=32,2×6+4=42,3×7+4=52,4×8+4=62,请你在观察规律 2020-11-28 …
洛的形近字(2个)并用洛组一个词形近字要组词偶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