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恤孤清·唐甄苏州有育婴之堂,以收弃子。凡穷民之不得有①其子者,则送之堂中。愿育者怀之而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恤孤
清·唐甄
苏州有育婴之堂,以收弃子。凡穷民之不得有①其子者,则送之堂中。 愿育者怀之而去,衣褓医药,无不备焉 。月给乳妇之食三百钱,乳妇之记籍者三百余人。岁费千余金,皆士大夫助之。此一乡之善事也。
唐子②贫,岁丰而家人恒饥。妻寄食于女家。仆原有一男一女,以其乳佣于外,鬻③其男于远方,女生一月,送之育婴堂。唐子不忍,常使视之。其所养之家,子死,愿以为已子。故育之专而无疾也。诸乳妇多不良,第贪三百钱。得堂中之衣褓,皆用于已子。所养之子,置于不顾,故多病死。其籍记中,病者十二三,死者十一二矣。堂中虽有察婴之规,使从事者视之,不过月一至焉,岂能相与寝处,故病死者多也。 自有此堂以来,所活者多矣,然念所不得全者,恒为戚戚焉。
一郡之中,虽有此善事,不过小补,而况天下之人,生民之多,饥无食,寒无衣,父母不得养,兄弟妻子离散,婴儿之委于草莽者,不知其数矣!当时之时,天地不能容其生,鬼神不能救其死,心为之痛而手不能援,吾其如彼何哉!虽有仁人,尽出府库之财,尽发大念之粟,以大 ④四海,亦犹之乎育婴堂也。
吾尝观于田矣,天久不雨,诸苗将槁。吴中之人,农众而力勤,车汲⑤之声达于四境,然灌东亩而西亩涸,人力虽多,无如之何。迨⑥夫阳极阴起,蒸为云雾,不崇⑦朝而遍于天下,沛然下雨,濛濛不休。旦起视之,苗皆兴矣;沟 蔓生之草,皆苗甲青青矣。人力之勤,不如普天之泽也。以人譬政,若使四海之民,家给人足,衣食饱暖,父母之心,人皆有之。男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男有室以养其父母,女有家以遗其父母,惟恐生男生女之不多也,亦奚待于育婴堂哉!百尔君子,何不以文王治岐⑧之政。陈于今天子之前乎! (选自《潜书》)
【注】①不得有:这里是养不起的意思。②唐子:作者自谓。③鬻:卖④ :赠送。⑤汲:取水。⑥迨:等到。⑦崇;通“终”,终了。⑧文王治岐:周文王迁都岐山后,实施仁政,使得百姓过上好生活。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岁 丰 而家人恒饥 丰:收成好
B.以其妇佣 乳 于外 乳:喂奶
C.婴儿之 委 于草莽者 委:尾随
D .然灌东亩西亩 涸 涸:水干枯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作者有仁爱之心的一组是( )
① 岁费千余金② 常使视之③与之专而无疾也④恒为戚戚焉⑤心为之痛而手不能援⑥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A. 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肯定苏州由士大夫捐助来收养弃婴的行动,赞赏民间建立育婴堂养活不少孩子的善举。
B.作者指出,妈妈自私贪财、主板方疏于监管是育婴儿生病、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C.作者认为,要天子施行仁政是不可能的,农民最终还是靠老天开恩,普降甘霖才能过好生活。
D.作者指出苏州建立育婴堂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期盼统治者施行仁政,使人民丰衣足食。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愿育者怀之而去,衣褓医药,无不备焉。
②自有此堂以来,所活者多矣。
阅读以下苏轼词,完成后面问题卜算子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阅读以 2020-05-14 …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①原来它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 2020-05-17 …
下列对苏丹红一号的认识正确的是?有对的么.A、“苏丹红一号”属于氧化物B.一个“苏丹红一号”分子由 2020-05-23 …
阅读以下苏轼词,完成后面问题卜算子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 2020-06-15 …
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的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 2020-06-20 …
1.仿照括号句子以苏轼描写对象续写两个比喻句与括号句子形成一组排比句苏轼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 2020-07-08 …
1.仿照括号句子以苏轼描写对象续写两个比喻句与括号句子形成一组排比句苏轼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 2020-07-08 …
面粉中加入小苏打(NaHCO3),做出来的食物疏松可口,计算:(1)小苏打中Na,C,O,H元素的原 2020-11-03 …
谁能翻译把这个翻译成苏州话:苏州话,俗称“苏州闲话”,与上海话、杭州话、温州话等同属于吴语的一种方言 2020-11-12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正是这些灵魂,千百年来,以积聚久远的固执,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