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提及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的更替示意图。“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3)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提及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的更替示意图。“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3)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材料一,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即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急耕战之赏”即奖励耕战.商鞅变法使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军队战斗力的增强,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孝文帝将首都从保守势力强大的平城迁到中原的文化中心洛阳,减少了改革阻力.迁都洛阳后,采取了一系列促使鲜卑汉化的措施,包括要求鲜卑人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学汉族礼仪.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北方少数民族学习了先进的汉文化,也是汉族文化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有益成分.
(3)根据材料二,“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一样,都为后来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措施: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分析:改革使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2)示意图: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

(3)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相同作用: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2)孝文帝将首都从保守势力强大的平城迁到中原的文化中心洛阳,减少了改革阻力.迁都洛阳后,采取了一系列促使鲜卑汉化的措施,包括要求鲜卑人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学汉族礼仪.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北方少数民族学习了先进的汉文化,也是汉族文化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有益成分.
(3)根据材料二,“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一样,都为后来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措施: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分析:改革使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2)示意图: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

(3)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相同作用: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及秦孝公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 2020-04-13 …
美的PP13A41 豆浆机是塑料外壳的材质,标识是7(PC)材料,这种塑料在高温加热状态会释放出双 2020-05-16 …
传说湖南名士叶德辉写了副对联:“男女平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2020-06-15 …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A.洋务 2020-07-08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卫鞅 2020-07-28 …
在学校、网吧等公众场合的计算机内,安装“绿坝-花季护航”过滤软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引起网民热烈争议 2020-08-04 …
材料的选用与其属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汤勺手柄用木材或塑料制成,因为木材或塑料的导热 2020-11-02 …
清顺治十七年上谕:“士习不端,结社订盟,把持衙门,关说公事,相煽成风,深为可恶,著严行禁止。”康熙说 2020-11-02 …
清顺治十七年上谕:“士习不端,结社订盟,把持衙门,关说公事,相煽成风,深为可恶,著严行禁止。”康熙说 2020-11-02 …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传说公元前509年,罗马开始建立A.A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是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