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何以明之?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申叔时使于齐,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何以明之?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暴乱,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 申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盖闻君子不弃义以利。”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此务崇君之德者也。
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于是伐文子、中行氏,灭之矣。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此务为君广地者也。
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昔者智伯骄,伐文子、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遂兴兵伐赵。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梁之东,头为饮器,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祸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此之谓也。
(取材于《淮南子•人间训》)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申叔时使于齐 ②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 ①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①罪则有之 罚亦重矣 ②人其舍,则密室垂帘
D. ①此之谓也 ②夫晋,何厌之有
[答案]D
[解析]两个“之”字都是助词 起提宾的作用。其他三项 A项的两个“于”字,前者表示动作行为到达的地点,译为“到”;后者介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为“和”“同”“跟”等。
B项两个“其”字都是代词,前者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后者是人称代词,在这里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自己”。C项两个“则”字,前者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倒是”;后者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A、B两项据句子意思可推断出来,难度不大;D项“之”后为动词“谓”,前为名词性词语“此”,可判定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词。对照项分别出自课文《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促织》、《烛之武退秦师》,熟悉课文的考生可将该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代入选文。
陈明和王路练赛跑,陈明所跑路程的2/5等于王璐所跑路程的2/3,陈明所跑路程的3/7比王璐所跑路程 2020-05-14 …
在班上第五排第六座位置记为(5,6),谁长得越高坐得越靠后,小王与小陈的位置1、在班上第五排第六座 2020-06-11 …
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夏,(——)郑伯如纪.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葬陈桓公.城祝丘.秋, 2020-06-16 …
文言文二题(关于陈涉称王之后佣耕者前去找他结果被杀的一片文言文初三语文书《陈涉世家》后面有的)1解 2020-06-17 …
为什么不是复议前置且终局关系?陈村与王村相邻,陈村认为王村侵犯了本村已取得的林地所有权,遂向省林业 2020-07-23 …
以下三种观点:“民贵君轻”,“君权神授”,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分别是谁提出的A.孟子、黄宗羲 2020-07-2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陈轸去楚之秦。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 2020-07-28 …
2010年3月,由陈舒领衔的广东代表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修订议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 2020-11-23 …
陈红和王强结伴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的单价是陈红所带钱的5分之一,又是王强所带钱的3分之一,每人各买一 2020-12-07 …
陈红和王强结伴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的单价是陈红所带钱数的五分之一,又是王强所带钱数的八分之三,每人各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