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秦汉采取了“用险制塞”的隔绝固守与“异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题目详情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秦汉采取了“用险制塞”的隔绝固守与“异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 )
A.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B. 北讨匈奴、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C. 修建驿道、收复河套
D. 构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用制险塞”指长城的修筑,用于防御匈奴族南下,对于保护中原文化和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汉武帝为北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称此行为“凿空”,之后汉与西域之间的联系加强,对于开辟沟通中西交通的大动脉丝绸之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汉朝又开辟了丝绸之路,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
故选D.
故选D.
看了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昭君出塞向匈奴带去什么,又从匈奴向汉朝带回了什么? 2020-06-11 …
蒙古人的祖先是什么民族?是匈奴人还是突厥人?而为何中国历史上的匈奴人与突厥人都相继消失?是由于最终 2020-06-21 …
我国古代称一些少数民族为匈奴等我们应从这些历史中得到什么教训 2020-06-21 …
唐太宗时期的君臣关系、军民关系、民族关系、政治关系.1、君臣关系(著名的谏臣是魏征)2、军民关系( 2020-07-28 …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伴随着“民生”二字成为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一系列重大民 2020-11-05 …
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董仲舒主张“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长,塞并兼之路 2020-11-28 …
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冲垮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英国在二战后被迫让印巴分治,其根本原因是由于A 2020-12-07 …
你怎样看待不同民族之间的“和”与“战”1.从昭君出塞,打匈奴,你怎样看待历史上不同名族之间“和”与“ 2020-12-30 …
张骞第一次出塞被匈奴抓,第二次却没有被抓,为什么 2021-01-01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国历史上通过和亲而促进民族友好的著名事例,一个是汉代的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