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给母亲打电话①母亲从小就生活在老家的山村里,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我们那里的县城。去年,我和妻子商量着要将孤零零一个人生活的母亲接到城里来,可母亲总
题目详情
给母亲打电话 ①母亲从小就生活在老家的山村里,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我们那里的县城。去年,我和妻子商量着要将孤零零一个人生活的母亲接到城里来,可母亲总以不习惯为由拒绝,我知道她是怕给我们添麻烦。过完年,母亲拗不过我好说歹说,同意到城里来为我带娃儿。
②母亲不喜欢城里的生活,她说城里人住的房子像火柴匣子。孩子睡着的时候,她总会拿把扫帚在楼道里打扫,遇到人时还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有一天,母亲问:“对面那家姓啥,怎么不见来往过?”我说我也不认识,母亲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望和惊讶。我知道母亲是孤独的,那种孤独来自对一种生疏的幸福无法介入。
③每当客厅里的电话铃声响起时,母亲总是很兴奋,只是那些都是我和妻子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没有人认识我母亲。母亲偶尔接一次电话,也往往是应上一句话,话筒便传到我和妻子的手上。我与人通话时,母亲便呆呆地立在一旁,好奇地看,然后,眼里是一片旷远的失落。
④有一次,我突然像明白了什么,当对方挂上话筒之后,我把声音提得高高地说:“我母亲身体还好呢,谢谢你对我母亲的问候……”这时候,我发现母亲的眸子亮亮的,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来。
⑤我向一个女同事讲起我母亲,告诉她一些我母亲的事情。没想到女同事眼眶里居然盈满了晶莹的泪水,说她母亲想来也是这么孤独吧,只是她没有注意。当时,女同事还要了我家的电话号码,说要让她母亲给我母亲打电话。
⑥这天黄昏,我家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我接过一听,便急切地叫我妈:“妈,您的电话!”母亲闻声走过来,用惊喜而疑惑的眼神望着我,讷讷地竟不敢靠前。我把听筒塞进母亲的手里,一字一顿地说:“妈,您听,是您的电话!”母亲把听筒靠近耳畔,捧着听筒的手在微微地颤抖……
⑦我默默地退出房间,走到母亲经常呆呆伫立的阳台上,面对家乡的方向,泪流满面……
(选自《百姓生活》)(1)母亲来到城里后,遇到人就“主动”“打招呼”,是因为她感到___。
(2)“那种孤独来自对一种生疏的幸福无法介入”中“生疏”的含义是___。
(3)第④段中,“我”在对方挂上话筒之后,“把声音提得高高地说”的用意是___。
(4)第⑥段中母亲接到第一个打给她的电话时,“用惊喜而疑惑的眼神望着我,讷讷地竞不敢靠前”,“捧着听筒的手在微微地颤抖'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___。
②母亲不喜欢城里的生活,她说城里人住的房子像火柴匣子。孩子睡着的时候,她总会拿把扫帚在楼道里打扫,遇到人时还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有一天,母亲问:“对面那家姓啥,怎么不见来往过?”我说我也不认识,母亲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望和惊讶。我知道母亲是孤独的,那种孤独来自对一种生疏的幸福无法介入。
③每当客厅里的电话铃声响起时,母亲总是很兴奋,只是那些都是我和妻子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没有人认识我母亲。母亲偶尔接一次电话,也往往是应上一句话,话筒便传到我和妻子的手上。我与人通话时,母亲便呆呆地立在一旁,好奇地看,然后,眼里是一片旷远的失落。
④有一次,我突然像明白了什么,当对方挂上话筒之后,我把声音提得高高地说:“我母亲身体还好呢,谢谢你对我母亲的问候……”这时候,我发现母亲的眸子亮亮的,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来。
⑤我向一个女同事讲起我母亲,告诉她一些我母亲的事情。没想到女同事眼眶里居然盈满了晶莹的泪水,说她母亲想来也是这么孤独吧,只是她没有注意。当时,女同事还要了我家的电话号码,说要让她母亲给我母亲打电话。
⑥这天黄昏,我家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我接过一听,便急切地叫我妈:“妈,您的电话!”母亲闻声走过来,用惊喜而疑惑的眼神望着我,讷讷地竟不敢靠前。我把听筒塞进母亲的手里,一字一顿地说:“妈,您听,是您的电话!”母亲把听筒靠近耳畔,捧着听筒的手在微微地颤抖……
⑦我默默地退出房间,走到母亲经常呆呆伫立的阳台上,面对家乡的方向,泪流满面……
(选自《百姓生活》)(1)母亲来到城里后,遇到人就“主动”“打招呼”,是因为她感到___。
(2)“那种孤独来自对一种生疏的幸福无法介入”中“生疏”的含义是___。
(3)第④段中,“我”在对方挂上话筒之后,“把声音提得高高地说”的用意是___。
(4)第⑥段中母亲接到第一个打给她的电话时,“用惊喜而疑惑的眼神望着我,讷讷地竞不敢靠前”,“捧着听筒的手在微微地颤抖'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该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第②段,我们可以发现,母亲在孩子睡着的时候总是打扫楼道,给陌生人打招呼,还问“我”对门的情况,“我”才明白母亲内心的孤独,她渴望与人交流.
(2)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在句子里含义的理解,这类题,先要明白词语本身的意思,再放到句子里去分析.“生疏”本意是指不熟悉,这里是指母亲感觉对城市生活的疏远,不亲近.一定要结合句子的意思去分析理解.
(3)该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第④段,这段写“我”接完电话,对方挂断之后,总是把声音提地高高地回答关于对母亲的问候的事,从句子“把声音提得高高地说”中的这一细节描写可见“我”的良苦用心,这样是为了让母亲能够清楚地听到,使母亲感到还有人对她牵挂,对她关注,使她觉得不再孤独.
(4)该题考查的是对第⑥段的理解,这段话写了“我”接到找母亲的电话,让她来接电话时,对她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从神态描写”惊喜而疑惑”可见母亲虽然纳闷,但是的确高兴的心情;从动作描写“捧,颤抖”可见母亲接到电话时的激动之情.这也是对母亲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接到电话时的激动以及兴奋的心理.
答案:
(1)孤独,渴望与人交流
(2)疏远,不亲近
(3)为了让母亲清除地听到,使母亲感到有人牵挂、关注
(4)接到电话之后的激动的兴奋
(2)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在句子里含义的理解,这类题,先要明白词语本身的意思,再放到句子里去分析.“生疏”本意是指不熟悉,这里是指母亲感觉对城市生活的疏远,不亲近.一定要结合句子的意思去分析理解.
(3)该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第④段,这段写“我”接完电话,对方挂断之后,总是把声音提地高高地回答关于对母亲的问候的事,从句子“把声音提得高高地说”中的这一细节描写可见“我”的良苦用心,这样是为了让母亲能够清楚地听到,使母亲感到还有人对她牵挂,对她关注,使她觉得不再孤独.
(4)该题考查的是对第⑥段的理解,这段话写了“我”接到找母亲的电话,让她来接电话时,对她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从神态描写”惊喜而疑惑”可见母亲虽然纳闷,但是的确高兴的心情;从动作描写“捧,颤抖”可见母亲接到电话时的激动之情.这也是对母亲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接到电话时的激动以及兴奋的心理.
答案:
(1)孤独,渴望与人交流
(2)疏远,不亲近
(3)为了让母亲清除地听到,使母亲感到有人牵挂、关注
(4)接到电话之后的激动的兴奋
看了给母亲打电话①母亲从小就生活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每逢佳节倍思亲,很多出门在外的人们在传统的节假日,大都长途跋涉赶回家乡.这是因为()A.他们出门在 2020-06-27 …
逢年过节,很多出门打工的民工大多长途跋涉赶回家乡。这是因为()A.他们出门在外太辛苦B.他们不能适 2020-06-27 …
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们,使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请回答:(1)请谈谈你 2020-06-30 …
《孝经》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这就是说[]A.关爱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2020-07-29 …
《孝经》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这就是说()A.父母在,不远游B.能孝敬父母 2020-11-11 …
我们生活中,最最亲近的是我们的父母,是老师,是同学朋友。我们有必要弄懂为什么要和他们亲近,怎样与他们 2020-11-24 …
我们生活中,最最亲近的是我们的父母,是老师,是同学朋友。我们有必要弄懂为什么要和他们亲近,怎样与他们 2020-11-28 …
(19分)我们生活中,最最亲近的是我们的父母,是老师,是同学朋友。我们有必要弄懂为什么要和他们亲近, 2020-11-28 …
逢年过节,我们有很多出门打工的民工大都长途跋涉赶回家乡。这是因为()A.他们出门在外太辛苦,想休息B 2020-12-20 …
《孝经》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这就是说[]A、关爱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