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秋夜投止山家[清]严遂成山当面立路疑穷,转过弯来四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秋夜投止山家
[清]严遂成
山当面立路疑穷,转过弯来四望通。
凉月满楼人在水,远烟着地树浮空。
熊罴之状乃奇石,鹳鹘有声如老翁。
清福此间殊不乏,可容招隐①桂花丛。
【注】①招隐:征召隐士出仕。
(1)简要赏析颔联中“在”、“浮”两字的妙处。
(2)有人认为诗人在颈联营造了一种阴森可怖的氛围。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全诗,说说你同意或反对的理由。
秋夜投止山家
[清]严遂成
山当面立路疑穷,转过弯来四望通。
凉月满楼人在水,远烟着地树浮空。
熊罴之状乃奇石,鹳鹘有声如老翁。
清福此间殊不乏,可容招隐①桂花丛。
【注】①招隐:征召隐士出仕。
(1)简要赏析颔联中“在”、“浮”两字的妙处。
(2)有人认为诗人在颈联营造了一种阴森可怖的氛围。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全诗,说说你同意或反对的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这两个字用没有明显的修辞手法或者其他表达技巧,回答时要结合还原到诗句中描绘画面“人在水”“远树浮空”都是非正常景色,要理解诗人表达的画面.
(2)结合首联和尾联可以看出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首联有豁然开朗的欣喜,尾联写自己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表达的是喜爱之情.
答案:(1)凉月朗照,人如在水,“在”字借人的触觉、视觉感受,烘托出月光皎洁清凉的特点.夜雾弥漫,树若浮空,“浮”字,借人的视觉感受,烘托出远处夜雾贴着地面弥漫开来的特点.
(2)不同意这种看法.颈联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石形与鹳鹤啼鸣的奇特,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发现,与本诗表达的对山家夜景喜爱与赞美的感情协调.
译文:
山石挡住了去路好像无路可走,转过弯来却可以放眼四望.凉月当空,楼与人全为银辉所披覆,由于月华如水,人亦似浮游于粼粼秋水之中.远处烟云蒸腾,弥漫于平地之上,使平地消失了根基,那原来扎根于地上的树林,此际只有梢头浮在云上,在这空漾的月夜里,山石奇异,若熊罴之状;鹳鹤呜叫,如老翁之声.渴望投身到如此清奇的世界中去,不再愿被“召隐”而出.
赏析:
白天旅途疲困,急急于寻找打顿之处,而就在这“投止山家”的过程中,诗人面对奇丽山景,别生出一番遐想.诗一开头将自己置于夜幕降临、山高路穷的时空背景里,虽不加渲染,但秋寒、山阻给夜行者带来的焦虑、苦惑却可以想象.继而另开一境,因山路之转,得“四望”皆通的广阔天地,诗情也随之由抑而扬,由塞而畅.由于意外的惊喜,诗人似乎已忘却了一路的风尘,全身心地沉浸在满目山景之中.凉月当空,楼与人全为银辉所披覆,由于月华如水,人亦似浮游于粼粼秋水之中.远处烟云蒸腾,弥漫于平地之上,使平地消失了根基,那原来扎根于地上的树林,此际只有梢头浮在云上,望之有“浮空”之感.正是“四望”一无阻隔的原因,上下远近之景可尽收眼底.这二句写景一清澈,一悠远,“人在水”、“树浮空”,都是不可多得的好喻.再看在这空漾的月夜里,山石奇异,若熊罴之状;鹳鹤呜叫,如老翁之声.如果说颈联主要将多种客观物象的予以组合来描绘山景之清,那么颔联则通过诗人的主观臆想,来突出山景之奇.严遂成长于史识,从所为咏史诗可以看出,对历朝人物的荣辱升沉有广泛深刻的理解.本人虽中雍正二年迸士,但需次二十余年始补县令,仕途很不得意.当他受到外界环境的触发,便指望投身到如此清奇的世界中去,不再愿被“召隐”而出,也是很自然的一时感慨.
(2)结合首联和尾联可以看出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首联有豁然开朗的欣喜,尾联写自己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表达的是喜爱之情.
答案:(1)凉月朗照,人如在水,“在”字借人的触觉、视觉感受,烘托出月光皎洁清凉的特点.夜雾弥漫,树若浮空,“浮”字,借人的视觉感受,烘托出远处夜雾贴着地面弥漫开来的特点.
(2)不同意这种看法.颈联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石形与鹳鹤啼鸣的奇特,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发现,与本诗表达的对山家夜景喜爱与赞美的感情协调.
译文:
山石挡住了去路好像无路可走,转过弯来却可以放眼四望.凉月当空,楼与人全为银辉所披覆,由于月华如水,人亦似浮游于粼粼秋水之中.远处烟云蒸腾,弥漫于平地之上,使平地消失了根基,那原来扎根于地上的树林,此际只有梢头浮在云上,在这空漾的月夜里,山石奇异,若熊罴之状;鹳鹤呜叫,如老翁之声.渴望投身到如此清奇的世界中去,不再愿被“召隐”而出.
赏析:
白天旅途疲困,急急于寻找打顿之处,而就在这“投止山家”的过程中,诗人面对奇丽山景,别生出一番遐想.诗一开头将自己置于夜幕降临、山高路穷的时空背景里,虽不加渲染,但秋寒、山阻给夜行者带来的焦虑、苦惑却可以想象.继而另开一境,因山路之转,得“四望”皆通的广阔天地,诗情也随之由抑而扬,由塞而畅.由于意外的惊喜,诗人似乎已忘却了一路的风尘,全身心地沉浸在满目山景之中.凉月当空,楼与人全为银辉所披覆,由于月华如水,人亦似浮游于粼粼秋水之中.远处烟云蒸腾,弥漫于平地之上,使平地消失了根基,那原来扎根于地上的树林,此际只有梢头浮在云上,望之有“浮空”之感.正是“四望”一无阻隔的原因,上下远近之景可尽收眼底.这二句写景一清澈,一悠远,“人在水”、“树浮空”,都是不可多得的好喻.再看在这空漾的月夜里,山石奇异,若熊罴之状;鹳鹤呜叫,如老翁之声.如果说颈联主要将多种客观物象的予以组合来描绘山景之清,那么颔联则通过诗人的主观臆想,来突出山景之奇.严遂成长于史识,从所为咏史诗可以看出,对历朝人物的荣辱升沉有广泛深刻的理解.本人虽中雍正二年迸士,但需次二十余年始补县令,仕途很不得意.当他受到外界环境的触发,便指望投身到如此清奇的世界中去,不再愿被“召隐”而出,也是很自然的一时感慨.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长方体投影面积最大问题一个长方体,长是8,宽是6,高是3,在平行光投影下,投影的最大面积是多少显然 2020-05-14 …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仍为直线,且与原直线平行等长•B 2020-06-19 …
根据《水浒传》里的情节,完成下列填空。(1)晁盖、吴用等七人因,事发后被官府追捕,走投无路,遂投梁 2020-07-10 …
如题求解答分不多.1.当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时,在其平行的投影面上线段的投影长度与线段实长的关系()A 2020-07-11 …
机械制图判断题求帮忙1.无论采用何种比例,图样中所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实际尺寸()2.当直线《或平 2020-07-26 …
求这个试题答案,重酬200分!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已知下列各点的两面投影,求出第三投影.2 2020-08-01 …
几何题,单选题,只提交答案.不需要附件.例如:1.A2.B......1.当直线平行于某投影面时, 2020-08-02 …
当图形中的直线或线段不平行于投射线时,给出下列命题:①直线或线段的平行投影仍是直线或线段;②平行于 2020-08-02 …
建筑工程制图判断题1.图纸的幅面是指图纸大小,常用的有A0~A4五种规格。2.投影面平行面建筑工程制 2020-11-27 …
四道建筑制图的判断题直线平行于投影面,其正投影反应实长直线垂直于投影面,其正投影积聚一点直线倾斜于投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