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可控制的火为人类造福,不可控制的火为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
题目详情
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可控制的火为人类造福,不可控制的火为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
A.锅中的油着火时,用锅盖盖灭;B.熄灭燃气火焰时,关闭阀门灭火;
C.楼房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D.实验台上的酒精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E.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倒移走;F.蜡烛的火焰,用嘴吹灭.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___,包括事例___(填序号)
(2)已知氨水(NH3•H2O)是一种可溶性的碱,在水中能电离出NH4+和OH-.在硫酸工业生产中常用来吸收生产中产生的S02气体,请写出SO2和NH3•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在生成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
(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可控制的火为人类造福,不可控制的火为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
A.锅中的油着火时,用锅盖盖灭;B.熄灭燃气火焰时,关闭阀门灭火;
C.楼房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D.实验台上的酒精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E.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倒移走;F.蜡烛的火焰,用嘴吹灭.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___,包括事例___(填序号)
(2)已知氨水(NH3•H2O)是一种可溶性的碱,在水中能电离出NH4+和OH-.在硫酸工业生产中常用来吸收生产中产生的S02气体,请写出SO2和NH3•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在生成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锅中的油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属于隔绝氧气灭火;
B.熄灭燃气火焰时,关闭阀门灭火属于清除可燃物灭火;
C.楼房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属于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
D.实验台上的酒精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属于隔绝氧气灭火;
E.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倒移走属于清除可燃物灭火;
F.蜡烛的火焰,用嘴吹灭属于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灭火.
故填:清除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低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BE(或AD或CF)
(2)氨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SO2=(NH4)2SO3+H2O;在生成物亚硫酸铵中,铵根显+1价,其中氢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1)×4=+1,x=-3;故填:2NH3•H2O+SO2=(NH4)2SO3+H2O;-3.
B.熄灭燃气火焰时,关闭阀门灭火属于清除可燃物灭火;
C.楼房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属于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
D.实验台上的酒精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属于隔绝氧气灭火;
E.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倒移走属于清除可燃物灭火;
F.蜡烛的火焰,用嘴吹灭属于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灭火.
故填:清除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低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BE(或AD或CF)
(2)氨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SO2=(NH4)2SO3+H2O;在生成物亚硫酸铵中,铵根显+1价,其中氢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1)×4=+1,x=-3;故填:2NH3•H2O+SO2=(NH4)2SO3+H2O;-3.
看了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最早的鱼类是什么样子的地球上最早生存的鱼类 2020-04-25 …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020-04-26 …
最早提出生物学观点的科学家是,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生物学家是,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最 2020-05-14 …
人类最早的公益出现在什么时候?或者说人类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公益这个概念?从人类直立行走以来,有 2020-05-22 …
孔子鸟是不是鸟祖先或最早的鸟类孔子鸟是不是最早的鸟类或者鸟祖先? 2020-06-04 …
最早被考古发现的原始人类是哪个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被考古发现的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 2020-06-07 …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谭云山和东方最早的“孔子学院”1937年在印度泰戈尔国际 2020-06-09 …
在人类文明史中,最早的化学工艺有、、以及早期、. 2020-06-16 …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他发现了最早的“中国”--记何驽博士刘合心仝天峰山西省 2020-06-24 …
中国的文化有机会回到古代吗我们知道“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明灭之后再无华夏”,难道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这么 2020-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