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黄某,在校读书时就常有勒索小同学钱财的行为,校长和老师经常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他中学毕业后不务正业,好吃懒做,后来发展到冒充国家干部行骗,先后被公安机关
诈骗犯黄某,在校读书时就常有勒索小同学钱财的行为,校长和老师经常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他中学毕业后不务正业,好吃懒做,后来发展到冒充国家干部行骗,先后被公安机关收容6次,劳动教养3年。黄某若能吸取教训,从此停止违法活动,尚可避免滑向犯罪的深渊,可是他仍然执迷不悟,不思改悔。他利用从劳教农场保外就医之机,继续行骗,作案达79次,骗得公私财物价值达四万多元。黄某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触犯了刑律,被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2)一般违法和犯罪有何联系?
(3)黄某最终被判无期徒刑对我们有何启示?
解析:
1.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二者的区别主要是: 首先,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的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律,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其次,处罚的方法不同。一般违法行为由国家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而犯罪则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二者都是违法行为。 其次,二者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不同程度地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一般违法和犯罪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3.黄某最终被判无期徒刑这一案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一般违法和犯罪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许多犯罪是从犯小毛病开始的,有错不改,越陷越深,最终跌入犯罪的深渊。它告诉我们,“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危险的。我们必须注意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做“四有”的好公民。
小斌同学从七年级一直担任班长,工作很出色。临近毕业学习更加紧张起来,就想辞去班长职务,不再管班上的 2020-06-12 …
中队长对小明说:“我去开会,你去参加比赛!”怎么改成转述句? 2020-06-16 …
中队长对小明说:"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改为转述句》 2020-06-16 …
李明对某校九年二班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从调查的内容中抽出两项.调查一:对小聪、小亮两位同学 2020-07-12 …
口语交际。《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中小学生“不许进入营业性网吧”,但一些同学仍背着家长和老师 2020-08-04 …
开学前打扫教室,小明30分钟能打扫完毕,小芬却要50分钟才能打扫完毕.现在小明先打扫6分钟,然后小芬 2020-11-04 …
有关小学毕业对校长,门卫的临别赠言,字数25到30字一条,最好用上修词手法. 2020-11-11 …
笔试四次“杯具”,面试七次均以失败告终,10月毕业应聘季,对于即将毕业的某名牌大学毕业生小胡来说,仿 2020-11-22 …
如图,某探测队开车沿笔直的公路向山脚驶去,队长对小王说我们现在看山顶的仰角刚好为15°.汽车又继续前 2020-12-15 …
于2010年毕业的某名牌大学毕业生小王给自己找工作定下了几个条件:月薪低于3000元的不去、中小城市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