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诈骗犯黄某,在校读书时就常有勒索小同学钱财的行为,校长和老师经常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他中学毕业后不务正业,好吃懒做,后来发展到冒充国家干部行骗,先后被公安机关

题目详情

  诈骗犯黄某,在校读书时就常有勒索小同学钱财的行为,校长和老师经常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他中学毕业后不务正业,好吃懒做,后来发展到冒充国家干部行骗,先后被公安机关收容6次,劳动教养3年。黄某若能吸取教训,从此停止违法活动,尚可避免滑向犯罪的深渊,可是他仍然执迷不悟,不思改悔。他利用从劳教农场保外就医之机,继续行骗,作案达79次,骗得公私财物价值达四万多元。黄某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触犯了刑律,被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2)一般违法和犯罪有何联系?

(3)黄某最终被判无期徒刑对我们有何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二者的区别主要是:   首先,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的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律,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其次,处罚的方法不同。一般违法行为由国家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而犯罪则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二者都是违法行为。   其次,二者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不同程度地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一般违法和犯罪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3.黄某最终被判无期徒刑这一案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一般违法和犯罪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许多犯罪是从犯小毛病开始的,有错不改,越陷越深,最终跌入犯罪的深渊。它告诉我们,“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危险的。我们必须注意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做“四有”的好公民。
看了诈骗犯黄某,在校读书时就常有勒...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