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醉意的境界又被贬谪,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欧阳修内心有些压抑不住的忧伤。在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静默的雕梁玉砌,悲叹:此际一别,何时得还?滁
题目详情
醉意的境界 又被贬谪,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欧阳修内心有些压抑不住的忧伤。在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静默的雕梁玉砌,悲叹:此际一别,何时得还? 滁州在哪里?离汴京有多远?欧阳修不知道。此刻,溢满胸怀的落魄失意,正如潮水一般,一次次漫过。透过岁月依稀斑驳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世浮沉。四岁时父亲亡故,是母亲用荻草秆在泥地上教他认字,才有了日后袍笏加身的荣耀,才有了“文章名冠天下”的美誉,然而,现在却又以言获罪。不是近“不惑”了吗?难道是自己越活越糊涂了? 心里还是很委屈,委屈到想大醉一场,不再醒来。人有时很奇怪,瘦削的肩头能扛起盛名与地位,却撑不起污名与委屈。忘记委屈,也许不难,不就有许多隐逸之士,或是亲近自然,或是沽酒买醉,忘却烦忧吗?就像陶潜,悠然饮于南山,还有阮籍.刘伶,常于竹林下,酣歌纵洒,忘怀避世。特别是那个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后,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不亦乐哉! 天更显阴沉了,大风乍起,皇家的亭台楼阁,在北宋的风沙中若隐似无 。终于,欧阳修还是抬起了头,是该走了。这时,他反倒有了些坚定,略带解嘲意味地自语道:范仲淹不是早已走了吗?他决定不再去想什么寒窗十年.悬梁刺股了。反正,学成文武艺,是要售与帝王家的。这普天之下,哪里又不是皇土呢? 耳畔,传来了一声雁唳。振振长衫,撩抚一下长须,欧阳修骑上了那匹瘦马。 东京渐远,滁州在望,一片青山绿水,比东京要美多了。 在溪边喝一口泉水,水很清洌,山很秀丽。这让他更清醒了,处江湖之远,摆脱宦海纠葛,在这里,更要经邦济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做不好这地方父母官,岂不枉负了这一方山青水绿? 处理政务之余,欧阳太守常与官员们去看明丽多姿的山水。歇脚时,会在亭中品茶。有一次,他看到老百姓喝不起热茶,只能喝溪涧泉水,便将品香茶改为饮泉水,召集幕僚们议事,也用泉水招待。与民同乐方为乐,能做到这样,这太守让“滁人爱公若父母”,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后连出家人智仙也被感动,专门修建个亭子,作太守闲看山水之用。这亭子,太守谓之醉翁亭。 历史漫漫风尘湮灭了太多陈年遗踪。当初,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一方亭台,竟然会成为后人公认的“天下第一亭”呢。的确,太守文章写得好,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不过,千古醉翁亭,恐怕还在于其笼罩着一种不朽的醉意,千年来,从未飘散,历久弥浓。这醉意,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这醉意,让人明白,这世间真正值得沉醉的,不是美酒,不是仕途,而是山水,而是黎民苍生的喜忧。带着这份独特的“醉意”,此后,他在扬州,施行“宽简之政”,那“文章太守”做得更是没话说。 一个人,有再多的委屈,历史是不会陪你哭泣的,它只会记得你的贡献。往事越千年,如今欧阳修从历史幽暗的一隅走出来,闪光的,不只是锦绣诗文,还有为官善治。著文倡道,见心明志,说到底,不是在纸上,还是用于现实。就像欧阳太守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这里的“文”,说的可不只是诗酒文章,更大的指归是:以生命入世,推动历史的车轮。 现在,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要不然,庆历六年,中国文坛上又怎么可能同时诞生《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雄文呢?这边厢,欧阳太守醉于山水,与民同乐;那边厢,范仲淹吁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可谓,生死一知己。欧阳太守在人生的起伏颠折中,自责自求,亲历亲为,不就是将范氏“忧乐”蕴含的至高境界,收归于“醉意”二字之上吗?这样充溢着入世精神的醉意,不就是世间最高境界的醉意吗! 小题1:文章开篇写欧阳修的落魄失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5分) 小题3: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4分) 小题4:文章是如何一步步展现欧阳修“醉意”的境界的?请结合思路作答。(4分) 小题5:欧阳修的“醉意”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这种境界对你有什么启发?(6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欲扬先抑(或形成强烈反差,形成对比)(2分),更能充分展现下文欧阳修在被贬中的心态和成就。(2分) 小题2:(1)渲染了悲壮的氛围,暗示人物惆怅黯然的心理,并含蓄点出黑暗的社会现实(3分);(2)为下文欧阳修的离京与在贬谪地的成就做铺垫。(2分)。 小题3:(1)这一年,中国文坛同时诞生了《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两篇千古雄文,(2分)(2)让我们看到了欧阳修与范仲淹的伟大襟怀。(2分) 小题4:(1)叙被贬滁州 (2)叙在滁州怡情山水,爱民勤政,“醉翁亭”的修建 (3)阐释“醉意”的内涵 (4)展开联想,指出 “醉意”的文化意义。(4分) 小题5:(1)“醉意”是一种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的精神;醉于山水却能与民同苦、与民同乐的境界。(4分)启发:入世精神与兼济天下情怀。(2分) |
点评:对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确定了答题范围后,根据分值划分出相应的层次,尽量用原文当中的原句筛选整合出答案。如果原句太长,要加以概括总结,一定要体现出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小题4:试题分析:表述欧阳修的醉意的境界时,表述的语言要力求简洁、流畅、连贯,主体内容的概括要力求全面、清晰、层次清楚。一般的散文都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对设问、过渡句、总结句等要点出来;还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词语,“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等表总结的词语也应该点出来。 点评:在结合行文思路回答时,应该把文章结构、写作手法、段落大意等方面融合在一起。如果主体部分写了好几个方面的内容,应以列举的方式,将这几个方面分别概括出来,表述时,应使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起到连接作用的词语。或者直接用小标题标注出来,更醒目。 小题5:试题分析:本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点评:这类题相当于小型作文,无论赞同还中否定,观点一定要明确,分析时要有理有据,并且一定要联系文本内容。另外,语言表述要简洁。考场是有时间限制的,写的太少,分析不透彻;写得太多,势必要侵占做其题的时间。 |
看了醉意的境界又被贬谪,临近不惑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青玉案》阅读.青玉案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 2020-05-13 …
《红楼梦》第十五回中贾府人等往铁槛寺途中经过一农庄,宝玉在拧转纺车时遭到一个丫头的呵斥,众小厮忙断 2020-06-17 …
《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节奏《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 2020-06-18 …
所有的幸福都是同样的,而悲伤却是各异的所有的悲伤都是同样的,而幸福却是各异的那句话对? 2020-06-18 …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2年7月9日河南某地气温高达39℃,大家都在家中休息.然而50 2020-06-26 …
提锡壶游西湖,锡壶掉西湖,惜壶惜壶捧玉杯,看御碑,玉杯碎御碑,欲悲玉杯。逛西山拿衣衫衣衫落西山惜善 2020-07-11 …
为什么人们明明知道生命是短暂的,还要去浪费>人的一生真的非常短暂,所以我们必须要好好去合理的运用它. 2020-11-03 …
玉米头顶上结玉米出来了本人视察自己的玉米地,发现一株玉米很奇怪,一般玉米结果都在杆的两侧,而这株却在 2020-11-11 …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在其名作《哀悼基督》中,将圣母刻画成为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没有 2020-12-06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何是“他”?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看见她,不经意间一回头,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