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任光禄竹溪记〔明〕唐顺之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①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任光禄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①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注】①绝徼(jiào):极远的边地。徼,边界。
(选自《四部丛刊》本《荆川先生文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或芟而去焉 芟:锄除
B. 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 或:或许
C.然穷其所生之地 穷:探求
D.尤挺挺不妄与人交 妄:随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A.京城人乃宝吾之所薪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 甥其为我记之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因自谓竹溪主人 因击沛公于坐
D. 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3)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文章起笔写京师人与南人对待竹子的不同态度,一贵一贱,形成鲜明的对照;进而推理叙写“绝徼海外人”可能有的态度,从而发出“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的慨叹。
B.光禄任君虽身处江南,却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反而在园中“遍植以竹”,并自号曰“竹溪主人”.虽寥寥几笔,却刻画了一个不苟合流俗、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
C.本文题为“记”,所记的中心事件是舅父任君治园植竹一事,但作者并没有在“记”上大做文章,而是借题发挥,通过对比、衬托,自然托出文章的主旨。
D.本文既写人又写竹,两相取巧。其竹巧怪不如石,妖艳绰约不如花,绝无声色臭味可好;其人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借人物形象凸显了竹之品质,是本文的艺术特色。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
②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③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任光禄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①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注】①绝徼(jiào):极远的边地。徼,边界。
(选自《四部丛刊》本《荆川先生文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或芟而去焉 芟:锄除
B. 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 或:或许
C.然穷其所生之地 穷:探求
D.尤挺挺不妄与人交 妄:随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A.京城人乃宝吾之所薪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 甥其为我记之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因自谓竹溪主人 因击沛公于坐
D. 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3)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文章起笔写京师人与南人对待竹子的不同态度,一贵一贱,形成鲜明的对照;进而推理叙写“绝徼海外人”可能有的态度,从而发出“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的慨叹。
B.光禄任君虽身处江南,却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反而在园中“遍植以竹”,并自号曰“竹溪主人”.虽寥寥几笔,却刻画了一个不苟合流俗、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
C.本文题为“记”,所记的中心事件是舅父任君治园植竹一事,但作者并没有在“记”上大做文章,而是借题发挥,通过对比、衬托,自然托出文章的主旨。
D.本文既写人又写竹,两相取巧。其竹巧怪不如石,妖艳绰约不如花,绝无声色臭味可好;其人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借人物形象凸显了竹之品质,是本文的艺术特色。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
②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③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项中“或”是主语,只能理解为“有人”
(2)A. 却/才;B.介词,替,一样;C.连词,因此/介词,趁着;D.介词,用(把)/连词,表修饰关系;故选:B.
(3)D项“借人物形象凸显了竹之品质”错了应该是“借竹的品质凸显人物形象、品德”.
(4)
①“以”译为“因为”,“致”译为“寻觅(罗致)”,“益”译为“更加”.
②“以此”译为“如此”,“何常”译为“什么不变的标准”.
③“或”译为“有人”,“因寄所托”译为“就着自己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放浪形骸”译为“不受拘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答案:
(1)B
(2)B
(3)D
(4)
①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罗致)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
②如此说来,世上的美丑好恶,又有什么不变的标准呢!
③有人就着自己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2)A. 却/才;B.介词,替,一样;C.连词,因此/介词,趁着;D.介词,用(把)/连词,表修饰关系;故选:B.
(3)D项“借人物形象凸显了竹之品质”错了应该是“借竹的品质凸显人物形象、品德”.
(4)
①“以”译为“因为”,“致”译为“寻觅(罗致)”,“益”译为“更加”.
②“以此”译为“如此”,“何常”译为“什么不变的标准”.
③“或”译为“有人”,“因寄所托”译为“就着自己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放浪形骸”译为“不受拘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答案:
(1)B
(2)B
(3)D
(4)
①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罗致)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
②如此说来,世上的美丑好恶,又有什么不变的标准呢!
③有人就着自己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2020-05-14 …
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2020-05-14 …
课外阅读。圆明园残简读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法标点。�课外阅读。圆明园残 2020-06-10 …
北京地区种植的大白菜于秋末冬初收获(在立冬日砍收白菜).人们发现,收获的大白菜外部叶片钙元素含量大 2020-06-19 …
哀悼一只小白兔阅读题答案阅读下链接材料,说说你的想法.(3分)材料一:在大城市的动物园,各类动物的 2020-06-30 …
下列各句中没语病的一项是()A.肆意编造一些''趣闻”来迎合部分读者的口味,出版社是赚了钱,可是那些 2020-11-04 …
阅读《花园》(节选)。(共10分)花园汪曾祺①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②花园里 2020-11-13 …
说明园苑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下列各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简称中国馆)位于世博园 2020-11-25 …
学校的世界读书日的晨读活动需要想一个标题写在横幅上,活动主题是:畅想春天,和谐校园活动名称是:和园修 2020-11-27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月,丹阳市各中学校内外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校园里,同学们品读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