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巧盗冯骥才二三十年代,天津卫最大的金店在法租界,店名“金满堂”。东西要多好有多好,价钱要多贵有多贵。故而,铺子门口有护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

巧 盗

冯骥才

二三十年代,天津卫最大的金店在法租界,店名“金满堂”。东西要多好有多好,价钱要多贵有多贵。故而,铺子门口有护卫站岗,街上还花钱请来警察来回溜达。开张十五年,蚂蚁大小的事也没出过。

一天,金满堂的老板在登瀛楼饭庄请客吃饭,酒喝太多上了头,乘兴说道:“我的店要出了事,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不——”他又加了一句,“打北边出来!”大家哄堂大笑,对他的话却深信不疑。可没想事过三天,事就来了。

那天下晌时候,来了一对老爷太太,阔气十足,全穿皮大衣。两人进门就挑戒指,东西愈挑愈好。柜上的东西看不上眼,老板就到里屋开保险柜去取,这就把两三个伙计折腾得直冒汗。

金满堂向例不怕富客人。戒指都是放在丝绒托盘里,一盘不行再换一盘,就在小伙计要端走看不中的一盘戒指时,老板眼尖,发现这一盘四个戒指中,少了一枚。这可了不得,这一枚镶猫眼的钻戒至少值一辆福特车!

老板是位练达老到的人,遇事不惊,沉得住气。他突然说声:“停!”然后招呼门口护卫把大门关上,人守在外边,不准人再进来。这时店里刚好没别的客人,只有老板、伙计和这一男一女。

太太一听说戒指丢了,破口大叫起来:“混蛋,你们以为我会偷戒指?我身上哪件首饰不比你们这破戒指值钱!到现在我还没瞧上一样儿呢!”

老板不动声色,心里有数,屋里没别人,戒指一准在这女人身上。他叫护卫去把街上的警察叫来。警察也是明白人,又去找来一位女警察。女人才好搜女人。这太太可是厉害得很。她叫上板:“你们是不是非搜不可?好,咱得把话先说明白,要是搜完了没有怎么办?”

老板心一横,拿出两个沉甸甸的金元宝放在柜台上,说:“搜不着东西,我们认赔——您二位把这两个元宝拿走!”

于是,二位警察,男的搜男的,女的搜女的,搜得十分仔细;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连舌头下边,胳肢窝,耳朵眼全看过了。什么也没有。老板、伙计全傻了,难道那戒指长翅膀飞了?但东西没搜到,无话可讲,只能任由人家撒火泄忿,自己还得客客气气,端茶斟水,赔礼赔笑。

那太太临走时,冷笑两声,对老板说道:“好好找找吧,东西还在你店里。要拿还不定谁拿走呢!”说完把柜上两金元宝一抄,挎着那男人出门便走。

事后,金满堂把店里前前后后翻个底儿朝天,依然不见戒指的影儿。两个月后一天早上,一个伙计扫地时,发现挨着柜台的地面上有个灰不溜秋的东西,赛个大衣扣子。拾起来一看,这块东西又干又硬,一面是平的,一面凹进去,一个圆形的痕迹,看上去似乎像个什么,便拿给老板看。

老板来回一摆弄,忽用鼻子闻了闻,有点泡泡糖的气味,眼珠子顿时冒出光来,忙问伙计在哪儿拾的,小伙计指指柜台前的地面。老板把眼睛往上略略一抬,发现这两截柜上宽下窄,上截柜向外探出两三寸。他用手一摸这探出来的柜子的下沿,心里立刻真相大白——

原来那天,戒指就是那女人偷的,但她绝就绝在没把戒指放在身上,而是用嚼过的泡泡糖粘在了柜台下边,搜身当然搜不到。过后,不定哪天,来个同伙,伏在柜台上假装看首饰,伸手从柜台下把戒指神不知鬼不觉地取走。两个月后,口香糖干了,脱落在地。

事就这么简单!现在明白过来,却早已晚了三春。可谁会想到那戒指粘在柜台下边,打古到今也没听说有这么一个偷法!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金店有卫护,有警察,本不该出事。不该出事却偏出事,这才真叫“事儿”。文中一句“打西边出来”,不够劲儿,又饶一句“打北边出来”。弓拉满了,文章做足了。

B.老板遇事不惊,沉得住气,能够做到不动声色,是个练达老道之人;钻戒被偷走了,搜身未果,便兑现诺言,亲手送了女贼两个元宝,是个诚信之人。

C.金满堂的老板、三个伙计、搜身的两个警察,在两个盗贼特别是那个女盗贼面前,实在是一群没有思想的呆子、傻瓜,可笑可怜。

D.金满堂的老板,起先对搜出钻戒胜券在握,结果却让他目瞪口呆,不仅没有搜出,还白送盗贼两个元宝,且不得不端茶斟水,赔礼赔笑。

E.本文描绘了上世纪天津的一幅风俗画。通过这幅风俗画,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的天津,盗贼横行,社会治安状况极差。

2.标题为“巧盗”,其中的“巧”表现在哪里?(6分)

答:

3.结尾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这缘于作者在前文设下伏笔进行铺垫。试找出文中的两处伏笔。(6分)

答:

4.老板请客吃饭,说了句“我的店要出了事,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不——”他又加了一句,“打北边出来”,三天后,就被人偷走了至少值一辆福特车的镶猫眼的钻戒。对此情节的安排,你是怎么看的?(8分)

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AD(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2.①巧在折腾老板、伙计。进门就挑戒指,愈挑愈好,柜上的看不上眼,以致老板不得不到里屋开保险柜去取更好的戒指,把两个伙计折腾得直冒汗。这是两个盗贼在转移老板和伙计的注意力,以便下手偷盗。

②巧在再敲一笔。女贼先是破口大叫,之后是叫板如果搜不出东西怎么办,底气十足,一方面想镇住老板,另一方面是想再敲老板一笔。盗了钻戒,又让老板送了两个大元宝,这确实是巧盗。

③巧在不藏在身上。盗贼观察细致,充分利用柜台上宽下窄,上截儿向外探出两三寸这个特点,将盗得的钻戒用泡泡糖粘在柜台下边,而不是藏在身上,待后来派个同伙前来神不知鬼不觉地取走。

3.①女贼临走时扔下一句话:好好找找吧,东西还在你店里。

②两节柜上宽下窄,上截儿向外探出两三寸。

4.①老板如是说,意在强调他的店安全保卫工作十分到位,无懈可击。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衬托两位盗贼棋高一筹,偷技非同一般。

②盗贼团伙到处都有眼线,得知老板如此自信,便想借机教训老板,让他头脑清醒,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之理,于是便有了盗钻戒一事。(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要答出两点,每点4分)


1.

试题
解析:
B “亲手送了女贼两个元宝”说法有误,文中说女贼“把柜上两金元宝一抄”; C警察只负责搜身,这里说他们是“呆子、傻瓜”不合适;E“这幅风俗画”在当时只是个例,由此推不出当时的天津“盗贼横行,社会治安状况极差”。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分 析:
阅读中经常会考到归纳文章要点的题目,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①“去粗取精”:紧扣材料中关键语句,重点理解重点段、关键词、中心句;②综合句意:对没有明显中心句的语段,即对每个独立句意或对重要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内在内容上的“公因式”;③整体透视:对表达含蓄的文章,宏观全文,分析“潜台词”,联系主旨,归纳要点。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分 析:
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以及这样安排的好处。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考点: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分 析:
这一情节的安排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是为了衬托两位盗贼棋高一筹,偷技非同一般。意在强调他的店安全保卫工作十分到位,无懈可击。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一条马路正按一定时间和速度进行铺设,当铺设到这条马路的34时,改变了铺设计划,铺设速度增加了18  2020-05-23 …

有一条马路正按一定时间和速度进行铺设,当铺设到这条马路的34时,改变了铺设计划,铺设速度增加了18  2020-05-23 …

《清明上河图》的一段解说词:……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箓宫,直至  2020-06-19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  2020-06-21 …

给一间教室铺地砖,甲单独铺六天可以铺完,乙每天可以铺这间教室的1/8,两人合作,几天可以铺完?两人  2020-06-26 …

甲、乙两煤铺,甲铺有存煤21吨,乙铺有存煤18吨,甲铺每天运进9吨煤,乙铺每天运进12吨煤,几天后  2020-06-26 …

绿化队接到一项为新建小区铺设草坪的任务.甲队单独铺要用30天,乙队单独铺要用20天.最短时间内完成  2020-06-26 …

铺一条输油管道,甲队单独需10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150天完成.如果先由甲队铺20天后,余下的乙  2020-07-10 …

要铺设一条长213.6米的路,甲队平均每天铺10.8米.7天后,乙队一起参加铺路,两队又合铺6天完  2020-07-1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