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客中初夏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注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哲宗即位后始回京任职,这首诗作于退居洛阳期间。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哲宗即位后始回京任职,这首诗作于退居洛阳期间。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了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诗人久在官场,自是看够了人云亦云的柳絮,不愿诗人本人“摧眉折腰“随风飘摆,终而选择了葵花,且懂得珍惜阳光,这也许才是葵花的可爱之处.诗人托物言志,意即对皇帝忠贞不贰,会永远像葵一样忠心于国家.表达一种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皇上忠心耿耿的感情.
(2)本题考查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运用,作答时要结合诗句理解.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状物抒怀的托物言志诗.诗人有意选择“柳絮“,“葵花“作比,言此意彼,恰恰要表明内心的情志:风雨之中我不会像称为“水性杨花“的败絮,我要做“永远向日“的葵花!
①借景抒情.借晴好天气、柳絮和葵花等景物抒情;
②使用比喻手法(或托物言志)来抒情,将柳絮比作投机小人,将葵花比作自己,言在表达一种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皇上忠心耿耿的感情.
答案:
(1)表达一种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皇上忠心耿耿的感情.
(2)①借景抒情.借晴好天气、柳絮和葵花等景物抒情;
②使用比喻手法(或托物言志)来抒情,将柳絮比作投机小人,将葵花比作自己,言在表达一种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皇上忠心耿耿的感情.
译文:
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2)本题考查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运用,作答时要结合诗句理解.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状物抒怀的托物言志诗.诗人有意选择“柳絮“,“葵花“作比,言此意彼,恰恰要表明内心的情志:风雨之中我不会像称为“水性杨花“的败絮,我要做“永远向日“的葵花!
①借景抒情.借晴好天气、柳絮和葵花等景物抒情;
②使用比喻手法(或托物言志)来抒情,将柳絮比作投机小人,将葵花比作自己,言在表达一种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皇上忠心耿耿的感情.
答案:
(1)表达一种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皇上忠心耿耿的感情.
(2)①借景抒情.借晴好天气、柳絮和葵花等景物抒情;
②使用比喻手法(或托物言志)来抒情,将柳絮比作投机小人,将葵花比作自己,言在表达一种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皇上忠心耿耿的感情.
译文:
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看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客中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明朝的朱棣和郑和下西洋要是在朱棣在位的最后几年,郑和下西洋过了好望角后,没有返航,而是请示了朱棣后 2020-04-27 …
五年级数学题。熙熙和让让玩抢数游戏两,人轮流报数,从1报到30,每次最少报1个数,最多报4个数,谁 2020-06-24 …
“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能和下列哪组人物搭配比较相符?()A.秦桧与宋高宗B.岳飞与秦桧C.秦桧与宋 2020-06-29 …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能和下列那组人物搭配?()A.秦桧与宋高宗B.岳飞与秦桧C.岳飞与宋钦宗D. 2020-06-29 …
郑和下西洋是哪一年?郑和下西洋的重大意义是? 2020-07-23 …
“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能和下列哪组人物搭配比较相符?()A.秦桧与宋高宗B.岳飞与秦桧C.秦桧与宋 2020-07-28 …
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有什么特点?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什么样的精神?急需,快!简短一些,抓重点!不够追分 2020-12-03 …
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思考谈谈你对绿眉毛朱家尖号沿着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访问亚非各国的思考 2020-12-07 …
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谈谈你对绿眉毛号帆船沿着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访问亚非各国的思考 2020-12-07 …
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时.如果当年苏伊士运河已经开通,会出现怎样的历史景象?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