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我叫马三立20世纪90年代,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马三立依然保持着健旺的活力。一向低调的马三立,被尊为相声艺术的一面旗帜。1992年,后期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我叫马三立
20世纪90年代,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马三立依然保持着健旺的活力。一向低调的马三立,被尊为相声艺术的一面旗帜。
1992年,后期为马三立捧哏的合作者王凤山也去世了。风格独特、技艺炉火纯青的大师级演员,能够找到一位功力相当、与之配合默契的搭档是非常不容易的,痛失臂膀,马三立的痛心、惋惜可想而知。但那时的马三立没有多少闲余伤感,相声、观众都需要他。王凤山逝后,他就只说单口的小段节目了。他以老者的神态、语气讲笑话,往往从大家熟悉的生活琐事说起,乍听起来絮叨细碎,茫无头绪,可就在你不知不觉间流水无痕地转入正题了,他仍旧不慌不忙,直至“包袱”设就,从容“抖”开,让你先一怔,才幡然醒悟,忘情失笑,而且越笑越有味道,有时还会依稀咀嚼出一丝哲理来,这就是大师的功力和境界。
大师的幽默又是不受舞台限制的。去劳教所演出,刚下汽车就有两位女警察从两边搀扶,记者一路追随照相,马三立忽然温和地对女警察说:“能不能由一位扶着我?”女警察不解。可你们看这么多记者照相,明天一准见报,群众看见我让俩警察架着往里走,会说马三立这么大年纪还犯案,这不,被警察押着进监狱了!”此话一出,据说扶着他的两位女警察弯下腰,半天没直起腰来!
马三立在台上说相声时经常自称“马大学问”,生活中的他确实爱读书,到老仍手不释卷,并且兴趣广泛,博闻强记。他读书涉猎的面很广,从古诗文到演义、评话、野史、传奇、志异、“笑林”以至科普读物都读。他认为相声演员“肚子是杂货铺”,为此他一直忙中偷闲见缝插针勤读不已。
除了读书,他还喜欢看戏。戏曲和曲艺历来不分家,看戏是他的老爱好,他因此结交了许多梨园行的朋友,还能粉墨登场,晚年偶尔在庆典或联欢性的戏中“客串”角色。他还爱好国画、书法,爱看足球。
马三立的记忆力堪称训练有素,而且到老不衰。他说的段子经常有大段的“贯口活”,文字很长,还要背诵如流、朗朗上口,都是靠早年的苦读强记。到晚年一直没有放松对记忆力的锻炼。
他曾在纸上写下了:“风前之烛瓦上的霜,珍惜声望,莫追时尚”。晚年的马三立始终律己甚严,曾经自拟“养心安神十一条不该”和为人处世的“三别、三不、三对、三要”。盛名之下的相声大师,老来给自己立下这么多严格的规矩!
2001年,他接受第一次手术。他在住院期间仍然乐观、豁达,笑口常开。术后伤口疼痛,医生说实在太疼就打止疼针,他知道杜冷丁类麻醉药容易上瘾,忍着疼痛不让多打,还告诉医生:“少打这样的针,回头病好了出院没回家,从医院直奔戒毒所就麻烦了!”在场医护人员都忍不住笑了。
2001年12月8日晚,今晚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相声艺术大师马三立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晚会”。马三立仍是那身可体的灰色中山装,那副镀金框架的秀郎架眼镜,身材修长,还夹有灰色的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含微笑,一派儒雅的长者风范。
他依然照例向观众作揖示意。待如潮掌声止息下来,大厅里鸦雀无声,人们都静静地等着大师开口,却谁也没想到,那沙哑、温和的嗓音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叫马三立……”他用这种小学生报到式的自报家门,轻轻消除了与几千名观众的距离,也缓和了现场绷得过紧的气氛。人们很难察觉他的表演是何时开始的。他还在不慌不忙地和观众聊天,似乎有意冲淡晚会的隆重、严肃气氛。他娴熟自然地即兴抓哏,妙语连珠。相声就是让人们笑的,他要把笑进行到底。他原为让人笑的,他坚持到了最后。                                                   
(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是(5分)
A.风格独特、技术炉火纯青的王凤山去世后,马三立十分痛心,他决定不再说对口相声,而改为只说单口的小段。
B.马三立的单口小段常常以生活琐事为引子,逐渐才转入正题,让观众在忘情的笑声中咀嚼出其中发人深省的哲理。
C.马三立到老都手不释卷,涉猎广泛,因为他认为相声演员“肚子是杂货铺”。他还爱好看戏,这对他的表演也有帮助。
D.“风前之蚀,瓦上的霜”,形象地表达了马三立已步入老境:“珍惜声望,莫追时尚”是他的严以律己,也是保守的表现。
E.本文选取耄耋之年的马三立生活中、舞台上的几个片段,点面结合,夹叙夹议,表现了这位相声大师的为人和表演风格。
小题2:马三立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马三立舞台表演的功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分)
小题4:马三立一向低调,却被尊为相声艺术的一面旗帜,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低调”的理解。(8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E(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
小题2:①幽默诙谐。被女警察搀扶、在医院打针时所说的话,表现了其人的幽默风趣。②爱好广泛,博闻强记,勤奋学习。不仅爱好读书、看戏,还爱好国画、书法、足球。③律己甚严。为自己定下“养心安神十一条不该”和为人处世的“三别、三不、三对、三要”。 ④乐观、豁达。他接受第一次手术时,笑口常开,还跟医务人员开玩笑。(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小题3:①风格独特,技艺炉火纯青。 ②从对生活琐事的絮叨中不知不觉转入正题,制造笑料,含有哲理。 ③记忆力训练有素,到老不衰。 ④台风亲切,平易近人。以“我叫马三立”作为开场白,轻轻消除了与几千名观众的距离,也缓和了现场绷得过紧的气氛。(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小题4:观点一:低调的人生最美丽。
①低调,才能放下身段,默默地充实自己。他拒绝两个女警察的搀扶,是低调;广泛阅读,充实自己,也是低调。
②低调,接近了他与观众的距离。告别晚会上,他的衣着和自报家门的方式,都使观众感到一位长者的可亲可敬。
③低调,制造出了更佳的喜剧效果。他的单口段子,形状往往给人以絮叨之感,但“包袱”抖开,常令人发笑和深思,增强了喜剧效果。
观点二:低调,未必是一种最佳姿态。
①低调,如果不付出努力,照样不会成为优秀者。马三立成为相声界的旗帜,并不是因为他的低调,而是源于他的努力和付出,源于他广泛的阅读和兴趣爱好。
②低调,如果高调。马三立常自称“马大学问”,是有调侃表演的性质,但何尝不是高调的一种表现。
③过分低调,有时也会不着调。如果不重视真才实学,不练好过硬的功夫,低调永远难以成为动听的乐章。(观点明确2分,论述合理、充分6分)。


小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