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12分)秋波媚陆游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12分)
秋波媚 陆 游
七月十六日晚 ,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②烟柳,曲江③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
②霸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③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13.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的画面?(6分)
14.下阕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6分)
13.开篇两句渲染了秋日里边地紧张的战争气氛,哀怨的号角声与烽火的光焰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地描绘出一幅边地悲壮雄浑的画面。(答案要有“战争气氛”和“悲壮雄浑的画面”之类的内容,同时要扣住诗的内容加以描述。
14.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写长安之景。“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暮云不知何时已经散去,露出皎洁的明月,多情的月亮把诗人遥远中长安照得如同白昼;“灞桥烟柳,曲江池馆”都在多情地等待着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抗金战争的前景充满信心的乐观态度,抒发了胜利在望的感情。(艺术手法2分,具体分析4分)
【解析】
13.
试题分析:上片从角声烽火写起,烽火指平安火,高台指高兴亭。《唐六典》说:“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平安火至”。又《感旧》自注:“平安火并南山来,至山南城下。”又《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云不隔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都可以和这首词句互证。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从而让读者体会到上面所写的角声之哀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哀愁的低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某公司业务经理张先生每月须到南京出差3~5天,因而同该地甲饭店签订了订房协议,二者之是初步建 2020-05-19 …
初三语文下列诗句中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下列诗句中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国:国家B、 2020-07-01 …
我国科学家要到南极去考察,你认为最佳时间是()A.每年6月到9月B.每年11月到次年3月C.每年3月 2020-11-06 …
到南极大陆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是()A.每年的3月到9月B.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3月C.每年的4月到 2020-11-06 …
1.国破山河在国的意思2.浑欲不胜簪浑的意思3.尚思为国戌轮台戍的意思4.留取丹心照汗青汗的意思5. 2020-11-10 …
我看到了北国烽烟,南海怒涛,东方火炬,西山松林.是什么修辞手法 2020-11-11 …
一艘轮船10月12日晚上11:00从南京港出发,10月13日上午8:30到达南通港,从南京到南通港坐 2020-11-12 …
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见下图,图像覆盖区域属 2020-11-21 …
(2007•岳阳)你认为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理想时间是()A.11月到次年3月B.4月到6月C. 2020-12-22 …
(2013•漳州)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大约是()A.2月到4月B.6月到8月C.9月到11月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