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夏利各题。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陆游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②,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夏利各题。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亭名,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长安南山。②筑:古击弦乐器。③灞桥:在长安东面的灞水之上。④曲江:曲江池,位于长安南郊。
(1)赏析“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在全词中的作用。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要说作用,先要把原句的意思说一下,最好用接近诗歌的语言来说.然后从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方面做出鉴赏和评价.“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二句,以拟人的手法,移情于景.作者高兴地发现,原来漂浮的暮云不知何时已经散去,展露出分外皎洁的明月,把诗人遥望中的长安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这南山的明月,道是无情却有情,诗人对此又怎能不喜出望外呢!“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作者想象长安城外灞桥两岸的烟柳在迎风摇摆,长安城南的曲江,无数亭台楼馆都一齐敞开大门,正期待南宋军队早日胜利归来.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思想感情从作品字里行间而来,首先要分析作品;同时,思想感情来源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因此必须读好注释.“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一句形象表现出作者对山河沦丧的哀痛;“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抒发了作者急于收复长安的热望与坚定的必胜信念,洋溢着深厚的爱国激情.

答案:
(1)诗人凭高望月,看见南山的明月把层层云幕都推开.(1分)言其 “多情”,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上承“凭高”,下启诗人遥想长安之景(1分),含蓄地表达出词人急于收复长安的热望(国家残破的悲戚,对失地的眷恋均可).(2分)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山河沦丧的悲愤、收复长安的渴望.(2分)上片从角声烽火写起,高歌击筑,登高酹酒,抒发诗人面对山河沦丧的悲愤之情;(2分)下片写诗人遥望长安,想象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抒发诗人希望收复失地的渴望.(2分)

翻译:
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了?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看了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秋波媚陆游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秋波媚陆游七月  2020-06-19 …

秋天的怀念阅读答案一.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1,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的飘落2,黄色的花淡  2020-07-11 …

秋颂阅读题秋颂秋天的美,美在一分明澈.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  2020-11-28 …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波速不同,频率高波速低频率低波速高.为什么?  2020-12-09 …

(2005•南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微波炉是现代家庭中的烹饪工具.接通电源后微波炉内的磁控管能产生频  2020-12-12 …

波波秋水映秋月,一波三折长叹息,敢问中秋月上人?圆月何时照我心.对对子.谢谢  2021-01-19 …

关于超声波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超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传递能量和  2021-01-24 …

微波炉是现代家庭中的烹饪工具,接通电源后微波炉内的磁控管能产生频率很高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故称为微波.  2021-01-24 …

微波炉是现代家庭中的烹饪工具。接通电源后微波炉内的磁控制管能产生频率很高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故称为微波  2021-01-24 …

(2007•株洲)关于超声波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电磁波频率  2021-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