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唯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唯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 分)
材料一 唯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唯有乾纲独断,
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 …… 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
矣 …… 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 ” ,
主张 “ 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 ” 。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
想常说,“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 。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欧洲今日政治之进化,其动力全在十八世纪之末,而以诸大家发
明学理之功最高焉。英之陆克 ( 今译洛克 ) 、法之孟德斯鸠、卢梭其最著也。
同人就日本人所谓书中三先生学说重译、编辑,以成是编,聊为吾中国政
治进化之前驱云耳。 —— 摘自《清议报》 (1901 年 )
材料四 卢梭学说,于百年前政界变动最有力者也,而伯伦知理 ( 欧洲政
治思想家 ) 学说,则卢梭学说之反对也。二者孰切真理?曰:卢氏之言,药
也;伯氏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 ( 病愈 ) 。然药能已
( 治愈 ) 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
用药不可不慎也。 —— 摘自梁启超《新民丛报》 (1903 年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5 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
面观点的异同。( 5 分)
(3) 材料三中 “ 学理 ” 指什么?指出 “ 同人 ” 对卢梭等人思想的看法。( 5 分)
( 1 )主要思想:民智未开,保护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
背景: 19 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 (2) 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观点。
(3) 启蒙思想;指引当时中国政治变革。
翻译--秦孝公秦孝公的"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 2020-04-2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 2020-05-16 …
在以洋葱鳞片也和番茄果肉为材料制作临时装片时,两者的取材部位和观察到的细胞形状A两者的取材部位相同 2020-05-17 …
材料一:物竞天择,适材料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材料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根据材料回答:(1)两 2020-06-20 …
材料一:《墨子》载:“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材料二: 2020-06-29 …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 2020-07-04 …
材料一:斯密认为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就被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另一部分支付雇主 2020-07-06 …
材料一:图4材料二:图5材料三:清朝建立初期,由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 2020-11-27 …
谁会这道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材料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2020-12-22 …
“专利权人或者厉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权专利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