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咬文嚼字》编辑部每年都会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语,2014年十大分别是:顶层设计、新常态、打虎拍蝇、断崖式、你懂的、段舍离、失联、神

题目详情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咬文嚼字》编辑部每年都会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语,2014年十大分别是:顶层设计、新常态、打虎拍蝇、断崖式、你懂的、段舍离、失联、神器、高大上和萌萌哒。但近期风靡的“任性”“也是蛮拼的”“也是醉了”等词并未被收录。

(1)有人认为,《咬文嚼字》编辑部选出的这十大流行语带有很重的政治味道,没有体现大众心理。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0分)

(2)任何选择都是在一定的价值标准下做出的。《咬文嚼字》编辑部选择年度流行语的标准是“时代价值(反映时代精神)、语言价值(符合语法、表意明确)和社会价值(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相统一。”请你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这条标准在选择中的作用。(12分)

(3)假如要让你制定某一个选择标准,你首先要做什么?说明理由并说出两种做法。(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答案示例一:该观点存在片面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年度流行语反映了一年来社会主流价值倾向。(0~2分)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政治,年度流行语反映了我国年度间政治生活的变化。(3~5分)社会制度的变化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决定了流行语的内涵指向。(6~8分)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精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流行语有利于引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9~10分)答案示例二:该观点具有合理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选出的年度流行语应该体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0~2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很多流行语都是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选出的年度流行语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3~5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很多年度流行语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选出这些年度流行语,有利于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6~8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精选充分发映人民大众心理的年度流行语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9~10分)(说明:考生从上述任一角度作答均可得分。若能够综合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辩证分析,同样可得相应的分数。)(2)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咬文嚼字》编辑部根据这个价值标准就可以将符合这个标准的流行语确定为年度流行语,不符合这个标准的流行语就排除在外。②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只有那些反映了时代精神的流行语才能成为年度流行语。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只有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达到选择的目的。符合语言规律的流行语才具有生命力,才有选择的价值。④人们的立场不同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选择那些符合社会价值的流行语才能起到大众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每点3分,共12分)(3)首先进行调查研究。因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网上收集相关材料、走访相关人群、做一些相关实验等。(4分,做法只要符合实践要求,言之成理皆可。)

分 析:
(1)本题以“选择”为主题,以《咬文嚼字》编辑部选出的2014年年度流行语为材料载体的试题,并不是一般评析类试题。该题对选择结果的评价做出理解,要求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加以说明,是一个开放式大跨度综合性强的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可以选择观点的片面性并说明理由,也可以选择观点的合理性并说明依据。(2)本题是限制性试题,要求从哲学价值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是对知识系统性、细致性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首先明确知识包括: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标准,即遵循规律和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之上,然后结合《咬文嚼字》编辑部选择年度流行语的标准进行分析,并说明作用。(3)本题是对给定选择标准的形成提出方法建议,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方向,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但限制条件没有明给,而是包含在所要解答的问题之中。这要求学生:第一,能够准确地理解题意,第三,能够根据题意理出解题的思路,第三,根据思路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而不是僵化固定于某种套路。
考点:
文化的内涵、特点及作用,大众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看了(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