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下面这首诗歌,说说作者是如何借助“蝉”来托物言志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故
赏析下面这首诗歌,说说作者是如何借助“蝉”来托物言志的。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蝉》)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200字赏析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因而获得了高空自由的歌唱,壁虎勇敢地挣断了尾巴,因而在危难中保全 2020-05-17 …
诗歌赏析闻蝉朱熹①悄悄山廓暗,故园应掩扉。蝉声深树起,林外夕阳稀。注释:朱熹:南宋徽州府婺源县人。 2020-07-01 …
古诗词赏析读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诗中的“高”字有什么含 2020-11-11 …
阅读下面一篇题为《高树鸣蝉》的散文,回答后面问题(15分)①每个季节的到来都是以某种东西为标志的。对 2020-11-17 …
高树鸣蝉每个季节的到来都是以某种东西为标志的。对夏天来说,是蝉。国人对蝉有着复杂的情结。爱之、咏之者 2020-11-17 …
病句辨析!高中水平.(1/2)1、高考考生也需要有专门的歌曲来鼓舞他们的斗志,我国第一首"高考歌”- 2020-11-22 …
雨过天晴,郊外一派和谐的自然景象:草地上,蚯蚓在蠕动;草丛中,蜥蜴探出可爱的脑袋;树梢上,蝉和黄鹂在 2020-11-27 …
雨过天晴,几位同学结伴去郊游.郊外呈现出一幅生机、和谐的画面:草地上,蚯蚓在蠕动;草丛中,蜥蜴探出可 2020-12-07 …
(2014•广西)雨过天晴,几位同学结伴去郊游.郊外呈现出一幅生机、和谐的画面:草地上,蚯蚓在蠕动; 2020-12-07 …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7分)安肃道中严遂成水粼粼渌菜畦香,塔影如龙卧夕阳。高柳乱蝉风不住,残声曳过浣衣塘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