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

题目详情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不知卿家君法孤________

(2)周公不师孔子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_________________

(2)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刻画人物。试用自己的语言把袁公两次问话的大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4.简析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1)效法,效仿。

  (2)以……为师。

  2.(1)令尊在太丘县任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

  (2)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

  3.第一次问元方的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附课外译文:陈元方11岁时,去拜访袁公。袁公问他:“你父亲在太丘时,远近的人们都称赞他,他做了些什么事啊?”元方回答说:“老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让他们顺心地过着安乐的生活。时间越长,大家越是尊敬他。”袁公说:“我过去做邺县县令时,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父亲效法我呢,还是我效法你父亲?”元方说:“周公和孔子,是不同时代的人,虽然相隔很远,但是他们为官处世的做法是一致的。周公没有以孔子为师,孔子也没有以周公为师。”

看了阅读语段,回答问题。陈元方年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徽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1)明清时期的徽派古民居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代表有黟  2020-07-01 …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奏朝廷,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  2020-07-02 …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奏朝廷,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  2020-07-02 …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奏朝廷,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  2020-07-02 …

朱缅所衣锦袍,云:“徽宗尝以手抚之.”遂锈玉手于肩上.又缅尝与内宴,徽宗亲握其臂.缅遂以黄帛缠之.  2020-07-13 …

安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成就辉煌。(1)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87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以少胜  2020-07-28 …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奏朝廷,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  2020-11-04 …

徽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1)明清时期的徽派古民居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代表有黟县  2020-11-12 …

下列有关赣州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吉安市、抚州市相邻B、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圆形,以龙南最为集中C、  2020-12-20 …

孔子在表达自己志向的时候,说道“愿给老年的以安乐,对朋友以信实,给幼少的以爱抚”。这一志向体现出的主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