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转身李汉荣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转身 李汉荣 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在旅途上,这“转身”的频率更大,体验更多。一转身,那个清丽的少女不见了,她失踪于汹涌的街市人潮;一转身,那个少妇不见了,她那么端庄,贤淑写满了她的表情,然而,一转身,呼啸的列车载走了她;一转身,那个老者不见了,这是我极少见到的“经典老者”,满头银发,一身素净,眉宇间透出气定神闲的沉静和慈祥,一转身,他不见了,车门关闭,车轮转动,速度,不知把他带往何方,我甚至没有看见他的背影。 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面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你,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最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于是,我把防寒服披在这位穷苦老人的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起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选自《读者》2008年第11期,选文有删改) 小题1:.“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打捞”这个词用得很妙,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小题2:.从描写的角度看,第4段写到的那个“年轻人”与上文提到的“她”“少妇”“老者”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小题3:.第5段开头对“秦岭山路”相关环境的描写,作用是什么?(4分) 答: 小题4:.“一转身”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哪些表达效果?(6分) 答: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打捞”在句中正好与“人海”相呼应(2分),既可使人联想到“大海捞人”的不易,又具有形象性(2分)。 小题:.对“她”“少妇”“老者”都只是一笔带过或简单勾勒(2分),而对“他”则使用具体的语言、动作进行比较细致的刻画(2)。作用是表现他文雅谦和的内在品质(1分),体现了选材的详略得当(1分)。 小题:.为下文“秦岭女孩”的出现做铺垫(2分),用环境的幽美烘托“秦岭女孩”的纯真、自然(2分)。 小题:.①把“一转身”当作行文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2分)②强调时间、过程的流逝之快。(2分)③反复点题,突出中心,提醒人们珍惜时光,珍视人际交往。(2分) |
无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德克萨斯州的三个贩子在公路上碰头,打算进行物物交换:汉克对吉姆说:"我用6头猪换你1匹马,那么你的 2020-04-06 …
小明、小亮在高为8米得路灯下做游戏,他们发现身高1.6米得小明在路灯下的影长为1米,身高为1.65 2020-04-26 …
八年级下册1-6单元英语单词的测试卷,就是那种汉译英啊英译汉的那种.好的一定给追加! 2020-05-16 …
一.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在回答问题.1.一百多人很快()成对,一词从老汉身边()上木桥.加 2020-06-08 …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他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那时候跑到黄州的 2020-06-09 …
以明朝那些事儿为标准,写汉朝历史的哪本书稍微好点?那是汉朝,汉朝这些人,汉朝那些事儿等等.要有思想 2020-06-11 …
1)甲乙二人的平均身高是1.68米,乙丙二人的平均身高是1.73,丙甲的平均身高是1.60米,那么 2020-07-17 …
爸爸的身高是185厘米,小红的身高是1.30米.那么“爸爸和小红身高的比是185比1.30”正确的 2020-07-18 …
10为小学生平均身高为1.5米.其中一些人低于1.5米,他们的平均身高为1.2米.另一些人高于1.5 2020-11-02 …
某校甲乙两个体操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相等,甲队队员身高的方差是S甲2=1.9,乙队队员身高的方差是S乙2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