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雄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 1 ) 通 ,意为
( 2 ) 通 ,意为
2、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 1 )请广于君 ( ) (2)秦王谓唐雎曰 ( )
(3)天下缟素 ( ) (4)长跪而谢之曰 ( )
3、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 、布衣之怒 B 、天子之怒 C 、庸夫之怒 D 、专诸之刺王僚
4、翻译下面句子
(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
5、“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他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精神?
答:
6、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句是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王 、 的性格特点。
7、对文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 ”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 、“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C 、唐雄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既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 、唐雄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
求急!问这篇文章可用什么成语概括?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 2020-03-30 …
(16分)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③,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 2020-04-06 …
文言文一词多义1、此诚不可与争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2、能谤讥于市朝百里奚举于市“市”3、闻寡 2020-04-08 …
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三请,不见许徒行见公曰B.令国致乐不已狗马室妾 2020-05-16 …
英语翻译梁惠王章句上·第五章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 2020-06-18 …
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③;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④ 2020-06-18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 2020-06-19 …
帮忙翻译“孟子梁惠王章句”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乗之国伐万乘 2020-06-30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此诚不可与争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国险而民附益 2020-07-16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此诚不可与争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国险而民附益州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