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齐宣王伐燕取胜,十分得意,孟子并未附和,提出自己对“取胜”的见解。
B.孟子以武王文王为例,说明“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是可行之的。
C.孟子有言“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此意与“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基本相同。
D.此选段体现孟子的民本思想,君王之所以为王是因为他得到民众的信任与支持。
小题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孟子是怎么看待战争的。(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B
小题2:孟子不是一概反对战争,他强调战争要符合人民的利益。他还认为战争取胜不是靠天意,而是决定民心的向背。


小题1:以武王文王为例说明取他国之土要看民众的态度。
小题2:略
看了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加粗的虚词意义与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B.  2020-05-14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  2020-05-16 …

鸡鸣狗盗译文(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所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  2020-05-23 …

《狡兔三窟》阅读齐王为孟尝君曰——西游于梁1解释加点的字在文中的含义(1)孟尝君就过于薛就(2)孟  2020-06-19 …

乐毅伐齐齐湣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  2020-06-2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  2020-06-24 …

齐桓晋文之事的问题,急上加急!有几个关于这篇课文的问题,1.齐宣王为什么要问“齐桓晋文之事”?2.  2020-06-27 …

鸡鸣狗盗译文(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所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  2020-07-02 …

狡兔三窟文言文以及翻译文言文是以“齐王谓孟尝君曰————————————————-  2020-07-05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