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悬崖日广津和郎这是去年的事。父亲住进知多半岛师崎的医院,一个月后父亲的病几乎己经好了,于是和母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悬崖

【日】广津和郎

 这是去年的事。父亲住进知多半岛师崎的医院,一个月后父亲的病几乎己经好了,于是和母亲一起租了一个房间,过着自炊生活。我在距医院300米远的地方租了间安静的房间,只有三餐到父母那边去吃。

 这市镇是名古屋附近的人避暑避寒的度假区,但不像东京附近的海岸那样华美庸俗,显得质朴平和,我很喜欢。我当时身体不好,并不觉得什么地方特别不适,只是非常虚弱,容易疲倦。医院病人在海风吹拂下,多半肤色黝黑,我苍白的脸色显得特别醒目,看起来我比他们更像病人。

 一天午后,我从岬角俯视师崎港良久,小港中渔船猬集。天气晴朗,海面闪耀着明亮的碧蓝,回映初秋的阳光。我认出了曲折的海岸线和大海的色调,以及海岸线边小小的家屋和家屋后面的绿色丘陵,还看到倾注在这一切之上的阳光,更在这一切之中看出一种难以言述的和谐。我真想画一幅很久没画的图画,便在心中构思起鸟瞰图。

 我看见一个人从相距五六百米的医院走廊走到海岸的沙丘上,我立刻知道那是我父亲。父亲站在岸上,一面手挡额前,以防眩目的阳光直射双眼,一面望着这边。我以童稚的喜悦遥望着父亲的行动。父亲伫立一会儿,挥了挥手。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我也挥手回应父亲,然后走下丘陵,沿着海岸回去。

 突然看见一块崖崩滚滚的巨石落在路边,我停下了脚步,仔细观看。这时,父亲突然从我背后发出声音。我起身拂去手上沙子,回过头来,父亲快步走到我身边。

 “喂,有什么事吗?”父亲疾步走来,喘着气,很担心地问。

 “没有。”我对父亲的问话讶异得睁大了眼睛。

 “那就好……刚才我很担心,生怕你站在悬崖上,晕眩掉下来……你本来就常常会发晕……”

 呵,刚才父亲从医院前的海岸向我挥手,原来是为了这个。我笑着说:“不要紧,我站立的地方距悬崖边还有6尺远呢!”

 “真的?从医院那边看去,你仿佛就站在崖边上……以为你已经从那里下来,想不到却蹲在这里,我想你一定又发晕了……”

 父亲和我相视而笑,然后一道向医院行去。

 第三天清晨,我到医院吃早餐,平时这时候父亲已起床,这天却还沉睡未起。我颇感意外,不安地问道:“有什么不对劲吗?”

 “嗯,今早吐血了。”父亲低声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本以为不会再有这种事了……”

 我非常惊讶,打开父亲床边的痰盂盖看,里面有许多乌黑的血。

 父亲不时咳嗽,每次都有少量的血杂在痰中咳出。

 不久,院长来诊察。父亲的病是不是又回到以前的样子了?我盯着院长的脸孔不放。他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医学士,看起来颇沉稳。

 “胸部没有什么异样,听不见一点空洞音。呼气听来虽然拖长了一点,不过这一般人也会有。”说着,院长又看了看痰盂,“哦,”他颔首说,“血色很黑,是旧血,不是刚刚咳出来的。一定是以前咳出的血淤积在什么地方,如今又咳出来了。”

  “最近有没有做过激烈的运动?”

  “这个,”父亲想了想,“也没有特别激烈的,两星期前曾跟M大夫一起爬山……”

“不,不是那么久以前……总之,不要担心,今明两天,好好躺一躺,很快就会复原。”

院长回去了。

 母亲和我稍微放下心。父亲遵从院长的嘱咐,静静躺了两天。第三天,已完全复原,又像以前那样早早起床,到外头散步。这次吐血,原因始终没有查明,不知不觉间我们也就遗忘了。

父亲现在跟我们一起住在镰仓,已完全恢复健康,比生病前胖,体重甚至比年轻时更重。

距那次住院已过了一年,我突然想起,父亲那次吐血可能是因为看见我站在那悬崖边上,忧惧得刺痛了心。院长说,是由于激烈的运动,然而纵使不是激烈的运动,过度的忧心一定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尤其像我父亲这样神经极度敏感的人,这种事更有可能发生。这么一想,更觉难过。“哦,好危险!”不安感随之而起。我开始想到这件事的时候,自己身边的事情似乎都骤然涌现在脑海中。

1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篇写父亲住进知多半岛师崎的医院,一个月后痊愈出院,这既交代了事情的起因,也为后文父亲咳血作了铺垫。

 B.“父亲疾步走来,喘着气,很担心地问”,这里通过动作描写,突出了父亲看到“我”站在悬崖边而焦急的心理。

 C.小说情节曲折,注重细节,“打开父亲床边的痰盂盖看,里面有许多乌黑的血”,既让人为即将出院的父亲感到担忧,也为揭示真相埋下伏笔。

 D.小说以“悬崖”为线索组织材料,先写“我”欣赏景致来到悬崖边,然后写父亲看到后向“我”挥手因“我”没能理解而向“我”快速走来,最后写“我”回想父亲事后的咳血可能与他当日对“我”站在悬崖边而忧心有关。

 E.父亲咳血的原因始终没有查明,可是一年后“我”才意识到那次咳血可能是父亲因为看见“我”站在悬崖边上,忧惧刺痛了心,真实反映了父爱伟大的主题。

15.小说为什么以“悬崖”为题?请简要分析。(6分)

16.小说中“父亲”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7.小说的主要人物是“父亲”,但几乎一半篇幅在写“我”,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4.DE(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C不给分) 15. ① “悬崖”是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地点。 ② “我”在悬崖边欣赏景致,父亲怕“我”出现意外而走上悬崖,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③ “悬崖”...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学习了孝敬父母的知识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形成了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A.对父母有孝心就  2020-05-17 …

管老师饭中第五段母亲说老师知书达理意思是---------------------表达出母亲---  2020-05-23 …

《母校》阅读答案母校我从来不知道我童年时就读的小学校的老师一直记着我.我的侄子现在就在那所小学读书  2020-06-11 …

人们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到“即只其母,又知其父”,说明人类社会已经处在()  2020-06-17 …

人们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到“既知其母,又知其父”说明人类社会已经处于什么阶段?  2020-06-17 …

一天下午,父母到学校来了解小鑫在校表现情况,小鑫当着同学们的面训斥父母,说他们太不给面子了,还到学  2020-06-28 …

汪老师知道同学修改作文,经常引用《泊船瓜洲》中的“”来汪老师知道同学修改作文,经常引用《泊船瓜洲》  2020-07-10 …

2008年第24个教师节,张老师收到了全班同学自制的贺卡,上面写满了学生们的“真情感言”:“老师您经  2020-11-23 …

甲乙丙三个人,一位是厨师,一位是教师,一位是律师,已经知道甲的个子比厨师高,丙和教师的身高不一样教师  2020-12-16 …

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老师也经常引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教导学生你认为这种做法的  202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