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训练革(人名,江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写文章),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父亲去世),与弟观(江观)同
提高训练
革(人名,江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写文章),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父亲去世),与弟观(江观)同生(孪生兄弟),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勖(督促、勉励),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服孝期满)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南朝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敬重)。朓尝宿卫(值夜班),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梁书·江革传》)
1.解释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1)柔之深( )加赏器 (2)服阕与观俱( )诣太学
(3)还过( )江革 (4)见革弊( )絮单席
(5)耽( )学不倦 (6)乃脱所著( )襦
2.幼年的江革与幼年的方仲永个人天赋是否相同?请简述理由。
3.长大后的江革和方仲永情况是不相同的,请具体说说不同点体现在哪几方面?
4.从江革和方仲永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来看,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
1.(1)很,十分 (2)都,一起 (3)看望
(4)破旧 (5)入迷、专注 (6)穿
2.不完全相同。都是年少有才,有较高的文学天赋,这是相同的;但相比之下,仲永的天资比江革更高一些,未识书具即能诗。
3.不同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家境不同;第二,江革与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而仲永却被父亲拉着“环谒于邑人”,不学习;第三,江革后学有所成,而仲永却“泯然众人”。
4.“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分辛劳一分才。”
我的老师要我们写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作文,所以请用100~150字分别来介绍辛亥革命的来由及经过不 2020-06-21 …
描写艰难求学经历的诗句——急!跪求啊~~古代学子艰难求学的感人故事有很多“囊萤映雪”“凿壁借光”“ 2020-06-21 …
1、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是什么事件?请写出此事件发生的时间、交战双方、采取的战术.1、北魏孝文帝属于 2020-07-06 …
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共青团要宣誓,誓词怎么写.50~80字.急求~~~!我是团支书,班主任要我写誓词 2020-07-07 …
1937年12月,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今日除投降外无和平,舍抗战外无生存,彼等实昧于大势,不知国 2020-07-10 …
艰ju的ju怎么写怎么写艰ju的ju 2020-07-11 …
辛亥革命对改革近代习俗起到的作用有①民国政府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新式服饰迅速走向中下层民众②辛亥革 2020-11-07 …
写3个“革命烈士气节”的成语.写3个“时间过得快”的成语.填上表示语气的词.1:夜晚的景色真写3个“ 2020-11-25 …
革命烈士林觉民在遗书中写到“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定能感动同胞……”这表明林觉民将参加()A.武昌起义 2020-12-21 …
革命烈士林觉民在遗书中写到“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定能感动同胞……”这表明林觉民将参加()A.武昌起义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