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对于音乐家来说,有一个敏锐的听觉那就如同多长了一副脑筋。然而,贝多芬在27岁时就患上了耳疾,而且,自从有了耳疾的毛病以后就再也没有好转过。3

题目详情

对于音乐家来说,有一个敏锐的听觉那就如同多长了一副脑筋。然而,贝多芬在 27 岁时就患上了耳疾,而且,自从有了耳疾的毛病以后就再也没有好转过。 30 岁以后,他的耳病更加严重,他变得孤僻,与世隔绝,痛苦之极,每天都在忧郁中度过,他一度绝望了,想到了死。曾想:“ 作为一个音乐家,没有了听觉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他在满脑子的“死亡”念头中给他的弟弟写下了遗书。在这封遗书中,写下了他自己作为一个音乐家失去听觉之后的苦恼与忧愁。这封遗书一直保存到现在。但是,贝多芬并没有死,对他来说用死去解脱耳聋的痛苦显得太软弱无能了,鼓励他坚强活下去的,就是他心灵中要创造出更美更好的音乐献给全人类的愿望。他打消了自绝的念头。然而贝多芬已经看到耳聋给他带来的悲剧性的生活,他曾说到:“活着是一件很美的事情,不过对我来说,要活下去却是前途充满了荆棘。”虽然贝多芬勇敢面对了耳聋这一痛苦现实,但是他创造的“英雄”第三交响曲、歌剧《费德里奥》以及钢琴奏鸣曲《暴风雨》却是充分表达了他最悲痛的心境。他的耳病一天天、一年年地加重,而且随着耳聋,他人也变得越来越狐疑,本来已被耳聋的痛苦折磨得相当沉默了,而如今病情的加重,更使他变得寡言了。开始,他使用助听器还能听见人们的说话声,后来,无论用怎样的助听器也听不见了。当他 45 岁以后,耳朵完全丧失了听力,任何助听器也无济于事了。从那以后,贝多芬便用笔记本和别人交谈,代替那失去听力的耳朵。无论他走到哪里,在路上或在家里,他总是默默地把笔记本递到别人的面前,如果别人想和他谈话,就把谈话的内容简要的写在笔记本上。因此,贝多芬的“谈话簿”就被后来研究贝多芬的学者们视若珍宝。

1 本文段记叙了患上耳疾的贝多芬“一度绝望”、“想到了死”甚至“写下了遗书”的情节,这是否会影响你对贝多芬的崇拜或尊敬?这种兼顾人物优点和缺点的写法,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2 《名人传》中的三位英雄,你认为他们的人生有什么共同点?请你结合除贝多芬外其他两位名人的相关事例简要说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不会。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是以偏概全;这一段的描述能更真实有力地突出贝多芬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所经历的痛苦和磨难之深,也能更有力的表现他意志之顽强、精神之伟大,更让我崇拜和尊敬。写作启示,言之成理即可。如:人物传记必须讲求真实性,应当兼顾人物的优点和缺陷
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生命。

2 .示例:共同点:他们都遭受过生活的不幸和社会的排斥,可是他们依然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不同的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在雕像前,终于留下了传世杰作;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得决心。


看了对于音乐家来说,有一个敏锐的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