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不见①杜甫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②,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不见①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②,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③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 ① 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② 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系狱浔阳,不久又流放夜郎。有人认为他有叛逆之罪,该杀。 ③ 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
23.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一种并作赏析。(3分)
24.杜甫和李白有着深厚的友情,听到李白获释,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复杂思想感情。(3分)
【答案】
【小题1】答案示例:①对比手法。(1分)通过 “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1分),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1分)
②对比手法。(1分)李白敏捷的诗才和飘零天涯的遭遇,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突出了杜甫对李白的哀怜。(1分)
③直抒胸臆。(1分)杜甫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直说“不见”、“哀”、“怜才”,情真意切,质朴自然(1分),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1分)
【小题2】①对好友的挂念,②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③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④希望好友相聚。⑤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满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这首诗歌表现手法多样,题干只要求列举一种进行赏析。所以答出表现手法的难度不大,只要表述清楚某表现手法的具体作用,赏析也水到渠成。此诗主要运用了对比和直抒胸臆等表现手法,诗歌出句就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李白的思念和获罪的同情。对比又表现“在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和“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两方面,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许多地方直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而且情感复杂多样。我们通过对全诗各句的梳理,就可把作者的情感一一呈现出来:如上,首联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获罪的同情;颔联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对李白的看法,蕴含对李白的爱怜之情;颈联用出众的才华和飘零的境遇表达对李白的的哀怜。尾联表达了希望李白叶落归根,终老故里。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孙叔敖杀两头蛇”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 2020-04-06 …
看见杀人主大吉,这句话是不是指看见杀人者大吉的意思还是什么?主大吉是指我吗? 2020-05-12 …
文言文孙叔敖杀两头蛇下列字词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A.孙叔敖为婴儿时.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为 2020-06-04 …
英语翻译叔敖埋蛇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 2020-06-17 …
文言文翻译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剑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 2020-06-17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荀爽字慈明。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 2020-06-23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荀爽字慈明。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 2020-07-0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史彦琼者,为武德使,居邺都,而魏博六州之政皆决彦琼。是时,郭崇韬以无罪见 2020-07-0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荀爽字慈明。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 2020-07-12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荀爽字慈明。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