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促进本国迅速发展,抓不住就会落后挨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
题目详情
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促进本国迅速发展,抓不住就会落后挨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英)阿诺德•J•汤因比
材料二 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至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世界历史纪录片演说词》
材料三

材料四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方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种打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又采取了怎样措施来迎接这一机遇?
(4)材料四中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中国应如何应对,请你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英)阿诺德•J•汤因比
材料二 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至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世界历史纪录片演说词》
材料三

材料四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方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种打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又采取了怎样措施来迎接这一机遇?
(4)材料四中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中国应如何应对,请你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英法美进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观上推动世界的整体发展和共同进步.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西方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的根本动力.
(2)分析材料二的“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可知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工业迅速发展的内部原因是: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分析材料二的“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可知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工业迅速发展的外部原因是:抓住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专家.
(3)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机遇是:美国的扶持、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在欧洲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
(4)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在经济上制定了限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内部经济结构,促进经济高速发展;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并且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潮流.在政治上,中国反对霸权主义,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故答案为:
(1)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世界的整体发展和共同进步(有利于全球化进程).
(2)国内: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外:抓住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专家.
(3)共同机遇:美国的扶持、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加强合作,成立欧共体.(欧盟成立于1993年与题意不符不能得分)
(4)政治上:反对霸权主义,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经济上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国外管理经验与技术,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融入全球化潮流.(言之有理即可)
(2)分析材料二的“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可知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工业迅速发展的内部原因是: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分析材料二的“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可知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工业迅速发展的外部原因是:抓住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专家.
(3)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机遇是:美国的扶持、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在欧洲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
(4)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在经济上制定了限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内部经济结构,促进经济高速发展;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并且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潮流.在政治上,中国反对霸权主义,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故答案为:
(1)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世界的整体发展和共同进步(有利于全球化进程).
(2)国内: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外:抓住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专家.
(3)共同机遇:美国的扶持、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加强合作,成立欧共体.(欧盟成立于1993年与题意不符不能得分)
(4)政治上:反对霸权主义,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经济上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国外管理经验与技术,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融入全球化潮流.(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促进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天使的心跳奏存在多长时间从时间上看奏在音无来到这世界之前,她一直让人释怀离开这世界,那她在这个世界 2020-04-07 …
匆匆是我国著名学者写的一篇.文章紧扣二字,细腻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 2020-06-17 …
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 2020-07-08 …
《跟着名家学阅读》中一篇《冬日絮语》(冯骥才)的阅读理解.每每到了冬日,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了岁月.年 2020-11-13 …
仿句,仿照“在你的眼光里,我看见盛唐的光辉,一闪即逝.在你的茅屋里我听到怒吼的秋风,冰冷刺耳.在你的 2020-11-25 …
散文阅读夜晚①月亮是别在乡村上的一枚徽章。②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中一丸灰白, 2020-12-01 …
夜晚韩少功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 2020-12-01 …
读句子,1.我们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个知识的世界里去.“到生活里去,到一个知识的世界里去”代表什么? 2020-12-09 …
现在世界上还有多少华南虎?我想了解一下世界现在到底还有多少华南虎,在哪里生存? 2020-12-29 …
有哪些初中生用的英语的名言警句?最好是那种在写作文可以用到的不要到有道翻译去弄、比如:astimeg 2021-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