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5~7题(每小题3分)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王家新)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往往正是文化特别是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5 ~ 7 题(每小题 3 分)

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王家新)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往往正是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与繁荣的机遇期。在这个阶段,社会消费心理将发生一些变化,大宗的固定资产支出会被压缩,而教育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与投入比重会增加。因为教育可以延缓就业压力、提升人的自身素质与竞争力,文化娱乐可以给经济震荡中的人们一种精神的安顿、慰藉与希望。从文化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文化投资的压缩却可激发更为丰富的创作灵感与创新形式。促进成本低但内容更富创意的产品大量涌现。考察美国、日本和韩国所经历的经济危机,不难看出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而美国东海岸的百老汇和西海岸的好莱坞却双星辉映,创造了美国娱乐业的巨大繁荣,同时也为美国走出经济大萧条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美国人即使领取救济、节衣缩食,也要挤出几个铜板,走进剧院、电影院,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快乐、生存的温暖与希望。也正是在那个年代,美国涌现出了大量艺术经典作品,比如卓别林的小人物影片,诙谐有趣的 “ 猫和老鼠 ” , “ 微笑天使 ” 秀兰 ・ 邓波儿主演的电影等。在灰色压抑的经济萧条时期,这些文化娱乐活动让美国人轻松地消磨艰难时光、获得暂时的精神庇护。而这种萧条时期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的膨胀也使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危机中逆市而上,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

近现代以来,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时的 “ 军事立国 ” 战略、二战后到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 “ 经济立国 ” 战略、 20 世纪后期开始的 “ 文化立国 ” 战略。在二战后满目疮痍的虚墟上,日本创造了世界的经济奇迹,但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随经济增长而真正改善,日本开始考虑新的增长方式。 1995 年日本确立了面向 21 世纪的 “ 文化立国 ” 方略,把发展文化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并通过一系列立法来保障和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日本的这一系列推进策略有效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日本文化产业的许多领域在全球范围居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其实从 “ 军事立国 ” 到 “ 经济立国 ” ,最终转而为 “ 文化立国 ” ,这既是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也是为应对经济发展问题而进行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

韩国在 1997 年金融危机期间,对于外向型经济带来的国民经济脆弱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痛定思痛,认识到发展具有本土优势和本土活力的经济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有重大价值。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文化产业被确定为 21 世纪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韩国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全球文化产业强国,除了诸如政府放松管制、加强产业扶持保护以及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等因素外,最值得关注的是以电影电视为龙头的韩国本土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和发展,这在东亚乃至全球掀起了巨大的 “ 韩流 ” 热潮。从韩国产业政策研究院对 ” 韩流 ” 的经济波及效果分析来看, “ 韩流 ” 对韩国经济产生的效益达 45 亿美元,其中在中国产生的效益达 33 亿美元, “ 韩流 ” 不但拉动了巨大的本土消费,也带动了庞大的国际贸易。

综上,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是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尽管我国与美日韩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国体政体不同,但毕竟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融入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之中,可以判断,此次金融危机必然会从虚拟经济危机及实体经济,蔓延到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在所难免。但同样可以判断,只要审时度势,及时做出前瞻性的研究和规划,采取得力的应对措施,我国文化和文化产业也可逆势而上,有所作为。因此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有力扶持,充分实现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繁荣的文化艺术、丰富的文化产品、优质的文化服务来满足国民的精神需求,消弭焦虑,凝聚人心,在全球经济萧条的时期,保持社会大局的稳定,实现经济的恢复发展。

                          (选自 2009 年 1 月 20 日的《光明日报》,有删减)

5. 下列选项 不属于 “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的一项是

A .教育及文化娱乐产业可以提升人的自身素质与竞争力,给经济震荡中的人们一种精神的安顿、慰藉与希望。

B .萧条时期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的膨胀会使文化产业在危机中逆势而上,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力地拉动经济增长。

C .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的调整萧条时期,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刚好处于非均衡状态,为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D .经济萧条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可以消弭焦虑,凝聚人心,有助于保持社会大局的稳定,实现经济的恢复发展。

6. 下列概括和理解, 符合 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娱乐业的巨大繁荣,给美国人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也为美国走出经济大萧条作出了超越其他产业的巨大贡献。

B .从“军事立国”到“经济立国”,再到“文化立国”,虽然只有三次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却让日本找到了一种新的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应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困境。

C .仅凭以电影电视为龙头的韩国整体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就让韩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全球文化产业强国。

D .通过对美日韩历史经验的考察,我们看到: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起了独特的作用,这给正处于全球经济萧条时期的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7.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虽然经济萧条会带来文化投资的压缩,但却促使成本低但更富创意的产品大量涌现。因此,这种特殊的时期一定能催生出伟大的艺术家和文艺作品。

B .韩国努力推动以电影电视为龙头的文化创意产业本土化所获得的成果证明,具有本土魅力、本土根基和本土优势的产业,才可能具有国际竞争力。

C .“韩流”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向全世界传播了本国文化价值观,培养了国际的文化认同感,增强了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对提升其国家软实力应该具有一定的作用。

D .通过政�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2-14 举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4亿+用户的选择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5.C “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刚好处于非均衡状态”有误。

6.D ( A 原文为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B 让日本找到了一种新的经济持续增长方式有误; C 仅凭有误,应为“除了诸如政府放松管制、加强产业扶持保护以及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等因素外”)

7.A (“一定能”有误,原文为“可激发”)

看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5~7题(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道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历史题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美国政府大量发行纸币,主要目的是.刺激消  2020-05-16 …

有人说“近代中国有两个时期面临危亡的关头”。从雅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两次面临“危亡的关头”  2020-06-26 …

题面:三个警察和三个囚徒共同旅行.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河边有一条船,但是每次只能载2人.存在如下的危  2020-07-02 …

中文翻成英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正在快速地向前推进,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诚信危  2020-07-03 …

自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各国一方面纷纷推出各自的经济刺激方案,同时通力协作,共同对抗这场大  2020-07-15 …

光绪二十年,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面世,朝野震动,各界人士纷纷争阅,求书者络绎不绝,一印再印仍不敷需  2020-07-28 …

经济学常识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的发展模式,各国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欧洲债务危机跌宕起伏,对世界  2020-11-1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德国  2020-12-1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德国  2020-12-13 …

2010年2月28日第一财经网广州市城管委主任李廷贵表示“广州面临‘垃圾围城危机’2012年以后垃圾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