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本大题共4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赵孟頫,开放在元朝的那朵无主桃花冬夜读金元词,尽管窗外有凛冽的风刮过,然意识里竟没有寒意。境由心生,大概我只顾着他

题目详情

本大题共4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赵孟頫,开放在元朝的那朵无主桃花
冬夜读金元词,尽管窗外有凛冽的风刮过,然意识里竟没有寒意。境由心生,大概我只顾着他和他的管道升了。
可读到赵孟頫那一句“无主桃花开又落,空使人愁”,便再也读不下去了。我仿佛听到一声轻轻的哀叹,带着无奈和愁怨,从这位南宋末世皇孙凄惶郁闷的胸腹中游丝般吐出来。
赵孟頫在家中排行老七,是庶出之子。赵孟頫的父亲赵与告,户部为官,善诗文、富收藏。赵孟頫五岁开始习书学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1岁时父亲去世,原先的富足急转直下。1279年,二十四岁的他更是一夜之间由宋室贵胄变成了亡宋遗室,成为元人眼中的“南人”,赋闲家中。
这样,仕元施政还是隐居乡野,对赵孟頫来说就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母亲是不甘的,她声泪俱下地哭诉:你是庶出,父死国变,只有为朝廷所用,你我母子才会有出头之日啊。但是作为亡宋贵胄去做元朝的官儿,在当时反元情绪高涨的宋室遗逸看来,这简直就是“失大节”,既有辱门庭又失个人操守。此时的赵孟頫犹如站在刀尖上,这两难的抉择要难为死他了。
然而命运似乎格外垂青这位才高八斗的青年。御史程文海搜罗才子名流,于是赵孟頫“被荐应诏”。他抱着“在山为远志”的宏愿与热诚,离家别乡入朝为官,但于心里却也揣了不舍与不安。
在元朝统治者眼里他是“南人”,纵然通史、博学,善诗文、工书法,却遭到大臣的妒忌。入仕受挫,郁郁寡欢的赵孟頫发出“昔为水山鸥,今作笼中鸟”的哀叹。好在他是明智的,窥探了官场的卑鄙与险恶,为躲是非,他携妻子管道升出任济南。可鲁地也在元人统治之下。赵孟頫终于在1295年的夏秋之交,借病乞归,回到了阔别多年、朝思暮想的故地——吴兴。
隐居乡野四年,赵孟頫广结友人,家乡的佳山秀水,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也使他的艺术修养陡然增高。他画山水、作花鸟,激情肆意;他沾浓墨,书篆、书隶、书行、书草,样样绝伦。他俨然成为江南文人的领袖,许多当地的达官显贵以结识他为荣。
这期间,他为好友周密画下了那幅著名的“鹊华秋色”图。此画与其说是了却友人的思乡情缘,倒不如说是亡宋遗孙赵孟頫对家乡刻骨铭心的直抒胸臆。图中的鹊山和华不住山,一个云峰高耸,一个漫圆浑厚,平原上州渚红树,芦荻茅屋,渔网翠柳,也将他一腔的乡愁泼墨于一纸之上,这难道不是对自己“误落尘网中”的羞愧和自责吗?一个朝代的更迭给赵孟頫带来的岂止是精神的悸痛,挥之不去的还有山河不在的破灭感。
假如赵孟頫的人生轨迹就这样走下去,也许他内心的伤痛还小一些,然而1310年,57岁的赵孟頫再次奉旨进京。这次应诏赴京的直接原因是皇太子对他产生了兴趣,希望用汉文化的“博雅渊深”来藻饰元朝的“太平之美”。一代文宗的命运被轻而易举地掌控在元朝的统治者手里。
但和上次主动入仕不同,虽然官居一品、出将入相,但赵孟頫总觉得自己充其量是朝廷手中摆弄的“花瓶”,不禁悲从中来。说起来真的是知夫莫若妇,妻子管道升看着日日忙碌的丈夫感慨万千,填词道:“人生贵极是诸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
得于妻子的规劝,加之思乡心切,1319年赵孟頫带着妻子再一次踏上了归乡之路。然而夫人管道升却病逝舟中,客死他乡。这让赵孟頫身心俱疲,万念俱灰。他再也不看重名利了,一心潜心于佛,经常以书写经文为精神依托,在平淡中过着最后、也是最弥足珍贵的晚年时光。
1322年,69岁的赵孟頫在观书作字中走完了一个书画家矛盾而荣华的尴尬一生。
今夜的我藉着他的风范,读出一个文人的安心与安逸来。安心为文,安逸为人,不惑之年的我,也在潸然泪下的阅读和理解中,一步步走向自已的归途。(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国破家残,赵孟頫一夜之间由宋室贵胄变为亡宋遗室,成为元人眼中的“南人”,他笔下的“无主桃花”是对自己境遇盼慨叹。
B.赵孟頫虽心怀远志入朝为官,但内心既有离别故土亲人的不舍,也有身为亡宋宗亲却仕元施政、辱没门庭、为人所不齿的不安。
C.赵孟頫的尴尬,源自身份的尴尬。身为宋室遗胄,他空有一身才华、满腔抱负,却始终英雄无用武之地,始终与元朝政治无缘。
D.再次奉旨进京的赵孟頫成为朝廷藻饰“太平之美”的工具,妻子的词表明了她对丈夫抛弃虚名浮利、归隐田园的想法的理解。
E.本文以空间转换为序,记叙了赵孟頫尴尬的一生。作者运深情于笔端,行文流畅自然,字里行间饱含了对赵孟頫的崇敬之情。
【小题2】为什么说“鹊华秋色”图是“赵孟頫对家乡刻骨铭心的直抒胸臆”?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结合全文,解释文章结尾“安心为文,安逸为人”一句话的内涵。(5分)
【小题4】文中说,“冬夜读金元词,尽管窗外有凛冽的风刮过,然意识里竟没有寒意”,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没感到“寒意”。你有过类似的阅读体验吗?请联系自己的阅读经历,说说你的体会。(不少于200字)(1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E【小题2】画中的景物,表现了赵孟頫对故乡田园的思念(2分);同时,赵孟頫更是借画中景物抒发朝代更迭带来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2分);且画中田园风光的美好,还表达了赵孟頫对自己选择官场的羞愧和自责(2分)。【小题3】“安心为文,安逸为人”,是对赵孟頫晚年生活的概括(或者答:对赵孟頫整个一生的认识和升华)。(1分)晚年的赵孟頫终于彻底看透了官场的虚名,不再看重名利,(1分)而是以书写经文为精神寄托,在平淡中度过自己的晚年。(1分)这八个字也是作者获得的生命启示,是自我勉励之词。(2分)【小题4】此时此刻,作者的心里只想着赵孟頫和他的妻子,无心关注其他,故而不感觉寒冷。(句意理解2分,阐明自己的观点2分,联系事例说明4分,语言表达4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C项,“始终与元朝政治无缘”有误,赵孟頫曾两次入朝为官。E项,“以空间转换为序”有误,本文是以时间发展为序。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2】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道文意理解题。“鹊华秋色”图的创作中传达出赵孟頫故乡田园的思念。再有这段中出现了“这难道不是对自己“误落尘网中”的羞愧和自责吗?一个朝代的更迭给赵孟頫带来的岂止是精神的悸痛,挥之不去的还有山河不在的破灭感。”这一句中透露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这里传达出两点:一是还表达了赵孟頫对自己选择官场的羞愧和自责,一是赵孟頫更是借画中景物抒发朝代更迭带来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总结这三点应该是本题的答题要点。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理解。“安心为文,安逸为人”是对赵孟頫晚年生活的概括和写照,也是作者对自己的自我勉励。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赵孟頫在晚年妻子故去之后,万念俱灰,安心为文,以书写经文为精神寄托,看淡人世间一切虚华浮名。以一个艺术家自己的方式去对待真正的生活。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4】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中重要语句理解及个人感受体会。我们看作者不感到寒冷,是因为他只观注赵孟頫和赵的妻子管道升了,深深被他们的故事及诗文吸引,沉浸其中。对于谈自己的感受时,要注意有观点要明确,有事实联系要简略,有分析要透彻。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看了本大题共4小题,共27分。阅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高手帮个忙解读下这个句子这个句子是我看的一部电影放完后出现的字幕有段时间了我居然忘了我看的是什  2020-04-27 …

桌上放有5张卡片,小悦先在卡片的正面分别写上1、2、3、4、5,然后冬冬在背面也分别写上l、2、3  2020-05-16 …

在海带提取碘的实验中,用分液漏斗将下层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恰好放完后,关闭旋塞,更换烧杯后再打开旋塞将  2020-05-17 …

用于饮用水水源的水库,把水放完后,需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再注入水源进行使用?可能是我没说清楚,不好  2020-05-17 …

议论文可以先写一个故事再发表议论吗在一次上时间管理的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又从  2020-06-13 …

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周围每隔10米放一盆花,放完后又每隔8米放个一盆花,原来放花的地方不再放  2020-06-14 …

abcde五个孩子中分别放着95321个小球1998个小朋友放完后,a盒和e盒共有多少个  2020-07-15 …

电动车电池做放电检查后,续航路程更长了,是为什么呀?有时用最慢速度骑行一大圈,把电放完后,充满电后  2020-08-01 …

在周长300米的环形跑道周围每隔5米放一盆花,放完后又每隔6米放一盘花,原来放花的地方不在放花,一共  2020-11-27 …

听写《经济学人》遇到的问题感觉一句话放完后,完全反应不过来讲的是什么,更不用说理解它的意思了.就算单  2021-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