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题目详情
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秋色
北宋时期山东诸城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家喻户晓。历史上对《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年代以及“上河”的涵义曾有过一些争论,但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却无异议。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和收藏鉴赏者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此画所描绘的并非春景而是秋色。
从《清明上河图》诞生至今,一般都认为该画所描绘的是北宋徽宗时代东京汴梁以及汴河两岸在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景象和自然风光。明代的《味水轩日记》记载,这幅画最早的收藏者是宋徽宗赵佶,画上不仅有宋徽宗亲笔的瘦金体题签“清明上河图”和双龙小印,还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并且研究者还认为,根据《东京梦华录》对清明节的相关记载,北宋时期清明时节不但要祭扫亡灵,还要举行盛大的郊游活动,这也与画中所描绘的景致相吻合。如此说来,这幅画卷描绘的是春天景色无疑。
但如果仔细观察画作,同时再对照当时的历史典籍,我们就会发现“清明节”之说令人难以置信。清明时节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左右,然而画中却有很多带着扇子的人物,还有几个孩子光着身子在街头玩耍,河岸小贩的桌上赫然摆着切开的西瓜,草帽、竹笠等御暑御阳物品在画面上也随处可见,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此时不应是乍暖还寒的北方初春季节。再进一步细察,还可以看到在画卷的右首有驮木炭的驴子,据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如果清明节前后进暖炉炭,则违背宋人生活习惯。画面上还有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东京梦华录》中则有这样的记述:“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醉仙锦,市人争饮。”宋代秋季新谷下来要酿醪酒喜庆丰收,此酒谓之“新酒”。我们知道,孟元老和张择端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物,而《东京梦华录》又是记述北宋汴梁风俗人情的重要历史典籍,所述史事当是准确可信的,由此我们可以断定画中景致是秋色而非春光。
既然《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并非清明时节,那么为什么又以“清明”为名呢?熟悉中国古典文学的人都知道,《诗经·大雅》中有“肆伐大商,会朝清明”的说法,《毛传》称“不崇朝而天下清明”,《后汉书·班固传》也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之句,这里的“清明”都有政治开明有度、人民安居乐业之意。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画中题款“清明”语,应是作者张择端进献此画、期待获得皇帝赏识所作的颂扬之辞。金人在画面上留下的跋文说:“当日翰林呈画本,承产风物正堪传。”点明此画主题正是在于表现承平风物。根据画幅后面张著的一段题记介绍:“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教也。”从中我们可知张择端是北宋时期的宫廷画家,这些服务于皇室的画家们都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并忠心为朝廷服务,描绘这种带有吉祥征兆、歌颂太平盛世的作品应该是他们分内的政治任务。了解了这个历史背景,画中“清明”一词所代表的准确涵义就不难理解了。
看了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根据意思写成语.1.指情愿居于劣势地位,表示诚心佩服,自认不如对方.2.指远处的物体或某物景象清清  2020-05-13 …

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在不同的时期,我国的国情是不一样  2020-05-13 …

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不同时期,我国的国情是不一样的,  2020-05-15 …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  2020-05-15 …

解释下列灯谜的答案是怎么来的!冤沉三字狱词牌名定风波依稀冀域认未清地名翼城大李、小李和老李地名(东  2020-06-20 …

问一个很简单的词语的意思.抽象是什么意思?根据百科上的描述,我认为“抽象”是一个动词.可是我们数学  2020-06-22 …

各位高手,帮忙做点题.谢谢了三,判断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错误B.正确满分:2分2  2020-08-01 …

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小说的创作中去。缓慢地,认真地,一行一行地,写成了好多页。他全神贯注地去描写书  2020-11-06 …

请认真观察下面的这幅漫画《薄养厚祭》,针对此现象写一则公益广告词(不超过25个字)并谈谈你的看法和建  2020-11-06 …

甲午战争是在洋务运动兴起30年后发生的,结果竟致全军覆没,订如此丧权辱国之条约。透过现象看本质,你认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