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文:(40分)题目: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要求:1.有真情实感,说真话,数真情。2.文从字顺,条理清楚。3.中心突出。4.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5.
大作文:(40分) 题目: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要求:1.有真情实感,说真话,数真情。2.文从字顺,条理清楚。3.中心突出。4.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5. 字数500字左右。
分 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理解题目,“那一天”限制了事件发生的时间段,“一件”限制事件的件数,“奇怪”说明所选事件的特点,选材构思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对题目的分析来进行。 考点
分析:
考点1: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一、审什么? (一)审体裁 审题首先要确定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1)有“回忆”“记??”“??的事”“??的生活”“??的人”等“标志”的,应写成记叙文。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我的中学生活》《值得赞美的人》。 2)有“介绍??”“??的话”??的自述“??的制作方法”等“标志”的,应写成说明文。如《介绍一本工具书》《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 3)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标志”的,应写成议论文。如《说谦虚》《谈骨气》《“友邦惊诧”论》《读〈荔枝蜜〉有感》。 (二)审重点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写作的重点。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为主、记事为主。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妈妈》《我尊敬的一个人》《英雄》等之类的题目都可以写成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扣住记叙的要素来写,把记叙的各要素交代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难忘的一节语文课》《成功的喜悦》等之类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三)审主题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主题,而确定文章主题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 “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题。 1)作文题目是一个词语,题目即为“题眼”。如《妈妈》、《春游》、《荷花》等,写作文的时候就要抓住“题眼”,弄清楚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然后展开联想,确定中心,完成作文。 2)题目中,一般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如《课间十分钟》、《可爱的玩具》、《难忘的一件事》、《骄傲的爸爸》等,题眼就是“课间”、“可爱”、“难忘”、“骄傲”。 3)作文题目中的动词一般是“题眼”。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又如《这件事教育了我》、《我爱我的小闹钟》、《瞻仰烈士陵园》、《清明节忆王大伯》等,题眼就是“教育”、“爱”、“瞻仰”、“忆”。 (四)审范围(或数量)。 1)时间范围,如《课间十分钟》,选材的范围就是下课后和上课前所发生的趣事和进行的活动;《家乡的傍晚》时间范围指定得很具体,是“傍晚”;《国庆节见闻》时间就是国庆节。 2)空间范围,如《公园一角》,地点就是“公园”,而且是公园里的一部分“一角”。《校园新风》所写的人和事应该是校园内发生的而不是校园外发生的;《瞻仰烈士陵园》地点就是“烈士陵园”。 3)数量范围,如《难忘的暑假生活二三事》,写的事情可以是两件,也可以是三件,但是不能只是一件,十件八件也不行;《难忘的一个人》记叙的主要人物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或三个。 4)审清楚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如《我的同学》和《我和我的同学》,这两个题目都是写人与人之间的同学关系,但是前一个题目叙述的对象是“同学”,只能用第三人称(他或她),而后一个题目叙述的对象却是“我”和“同学”可用第一(我们)。《我爱语文课本》叙述的对象是“我”和“语文课本”,关系是人和物。 (五)审人称。 有些题目对人称已有明确的提示,不容易混淆,如《我的爸爸》《我的寒假生活》。而有些作文题对人称并无明确要求,就要从内容上判断采用哪种人称。如《一件使我感动的事》就只能用第三人称“他”;《给xx的一封信》就要用第二人称“你”或“您”了。而像《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可以用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三人称“他”。 二、怎么审? 题目是文章的材料和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是文章的“眉目”、是文章的“眼睛”。仔细分析和反复考究题目文字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审题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材料的选择,将影响全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决定着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审准了题意,文章才会切题;否则,就会偏题,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 那么怎样科学的审题呢?有哪些科学的步骤呢? 1、抓关键词。题目的关键词语,就是作文题目的“题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扣住了“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写作重点。 2、逆向审题。有些作文题,从字面上分析,从正面思考,恐怕绞尽脑汁也找不到突破口,不知从何下手。但是如果运用逆向审题,穿透字面上的障碍,从反面去思考,立即就能明确写作的范围和对象,瞬间就能把题审好。 比如写《静静的夜晚》这篇作文,如果从题目字面上理解,从正面思考,是很难下笔的。夜晚静静的,万籁俱寂,有什么好写的呢?但是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如果能够逆向审题,眼前立即就会变得明亮起来,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其实,《静静的夜晚》这个题目要求写的是在静静的夜晚发生的不平静的事情:静静的夜晚,大地万籁俱寂,但是,老师在灯下备课、种子在破土、小苗在生长、树叶在沙沙作响、河水在哗哗地奔流、小偷在蠢蠢欲动、边防战士在站岗放哨、公安人员正整装待发、党政领导在筹划方略、一个个小生命在呱呱落地??思维的闸门一经打开,就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再如写《古老的小镇》这篇作文�

日食在我国出现的顺序日全食出现在我国的先后顺序为什么是自西向东的?地球不是应该是自西向东转进月球的 2020-05-23 …
地名用字长期以来也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比如含有生僻字、异体字、自造字,一地多名、一名多写、重名重音 2020-06-28 …
读我国沿36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23-24题.关于图中A、B、C、D四点对应的地理名称,按顺序分 2020-07-12 …
兴建桥梁和公路是好还坏呢?现在顺德和江门合作兴建{顺江大桥},虽要收杏坛右滩村和安富村的土地,把地 2020-07-13 …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散文,作者是按照事情发现的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草原》是著名 2020-07-25 …
阅读下面全国地名普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我国当前存在一些地名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为一地多名 2020-11-04 …
一套书共10本,现在是按1、2、6、10、3、8、4、7、9、5的顺序排列的.请你在不完全打乱现在顺 2020-11-11 …
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名胜有古迹或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名节名誉和节操名副其实名称或名 2020-11-25 …
关于化石在地层里出现的顺序,不正确的是()A.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B.在 2021-01-01 …
地内、地外行星有无盈亏现象?顺便问一下,从月球上看,地球有无盈亏现象,什么样子?谢谢! 2021-0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