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伏尔泰眼中的中国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
题目详情
伏尔泰眼中的中国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
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
--节选自伏尔泰《风俗论》
问题:
(1)伏尔泰对中国文明的描绘主要以什么时代为依据?说明判断的理由.
(2)根据材料,概述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
(3)你如何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
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
--节选自伏尔泰《风俗论》
问题:
(1)伏尔泰对中国文明的描绘主要以什么时代为依据?说明判断的理由.
(2)根据材料,概述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
(3)你如何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依据材料中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的身份,推测出伏尔泰描绘的中国文明的时代.
(2)材料中“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是对科举制度的赞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说明中国较有完善的法律;“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对中国伦理道德和法律的赞美;儒教不是宗教,更加理性.
(3)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抓住关键:伏尔泰的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赞美中国文化是有他的现实目的,借用中国文化中的部分内容为法国国内的启蒙运动、反封建斗争服务.
故答案为:
(1)明清时期.因为西欧传教士大批进入中国是在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中国人口是在明清时期过1.5亿的.
(2)中国的君主和政府很开明,有完备的官僚选拔体制;中国有完善的法律,法律是建立在良好道德基础之上的;中国尊崇孔子学说,没有宗教迷狂.
(3)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是对文化他者的一种理想化诠释,是其将自身的理想与信念 投射于他者的结果.
(2)材料中“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是对科举制度的赞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说明中国较有完善的法律;“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对中国伦理道德和法律的赞美;儒教不是宗教,更加理性.
(3)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抓住关键:伏尔泰的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赞美中国文化是有他的现实目的,借用中国文化中的部分内容为法国国内的启蒙运动、反封建斗争服务.
故答案为:
(1)明清时期.因为西欧传教士大批进入中国是在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中国人口是在明清时期过1.5亿的.
(2)中国的君主和政府很开明,有完备的官僚选拔体制;中国有完善的法律,法律是建立在良好道德基础之上的;中国尊崇孔子学说,没有宗教迷狂.
(3)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是对文化他者的一种理想化诠释,是其将自身的理想与信念 投射于他者的结果.
看了伏尔泰眼中的中国旅行者们,尤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的雅典,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的雅典,你 2020-05-12 …
《炉中煤》“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一句中的“黑奴”指什么?诗人借助这个形象想表达什么?我年青的女郎! 2020-06-15 …
材料:在西周一件青铜器上,记载着一个奴隶主向另一个奴隶主买五名奴隶,标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据此回答 2020-06-17 …
假设你是西周的一个大奴隶主,下列事件你可能经历的有()①监工制作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②迫使奴隶们在你 2020-06-17 …
有一部法令曾有这规定:如果奴隶敢对他的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那么这个奴隶的舌头将被割掉;如果理 2020-07-11 …
匈奴到底是什么时候灭的,听说是卫青灭的,但为啥到汉末蔡文姬又是被掳到匈奴?我记得汉武大帝中记叙的是 2020-07-28 …
三个商人和三个奴隶过河,只有一条船,每次最多乘2人,要求同一地方奴隶数不能大于商人数(即见面时奴隶数 2020-11-17 …
使西汉时期出现“漠南无王廷”(大沙漠以南见不到匈奴人)的历史事件是A.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B.窦固大 2020-12-08 …
在罗马时代,由于奴隶没有诉讼权,恩主(奴隶主)要解放奴隶时,可以请一个人作为奴隶的辩护人装作起诉恩主 2020-12-24 …
如果你生活在西周社会,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定期参加本族的祭祀活动B.被周天子分封到某地建立诸侯国C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