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原弊[宋]欧阳修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
| 原 弊 [宋]欧阳修 |
|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 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 ,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 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 。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 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 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相与笑之曰: 鄙 鄙:卑鄙 B.场功甫毕 甫 :刚刚 C.或采橡实、 畜 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籍之以为厢兵 籍 :登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1.A 2.A 3.C 4.(1)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 (2)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更具收入确定支出。 (3)只知道他们一时不去做盗贼,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都在骄横懒惰窃取衣食。 |
看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892年,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认为未来社会是实行共和制的大同社会;1913年7月他又发表文 2020-06-30 …
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到,“而□□□□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 2020-07-04 …
《荆轲刺秦王》里边的“而”是什么意思?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2.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 2020-07-04 …
为了缓和欧洲帝国主义造成的殖民地的反西方情绪,美国常常督促其欧洲盟国实行非殖民化的政策;而欧洲盟国 2020-07-07 …
阅读下列材料: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 2020-07-16 …
材料一孙中山说:“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 2020-07-16 …
为何美国、欧盟拒绝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的地位?判断分析题:1.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向 2020-12-15 …
材料一孙中山说:“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 2020-12-18 …
1892年,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认为未来社会是实行共和制的大同社会;1913年7月他又发表文章 2020-12-18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