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许多开明的政治家都试图改革土地制度,以缓和土地兼并带来的社会矛盾,但他们最终都不能成功,主要原因有①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私有制②封建经济发展导致土
古代许多开明的政治家都试图改革土地制度,以缓和土地兼并带来的社会矛盾,但他们最终都不能成功,主要原因有
①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私有制
②封建经济发展导致土地买卖频繁
③统治集团腐败
④农民人数少,是弱势群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各项的准确理解和分析。封建土地私有制是产生土地兼并问题的根本原因;封建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也加剧了土地的高度集中;统治集团腐败,往往通过各种手段掠夺土地。以上三点显然是土地兼并问题难以解决的主要原因。农民人数少的说法不合史实。
提示:
考查点:古代土地兼并现象的原因和社会条件。
解题思路点拨:分析各题肢是否符合史实。
以下说法错误的有().A.调查报告的撰写应结合运用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做到叙议结合B.撰写 2020-05-16 …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集中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2020-06-11 …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译文上(李世民)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2020-06-11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译文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 2020-07-02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文言文中明是什么意思1人主和为而明中明2故共,鲧,欢兜不能蔽也中蔽3是故人君 2020-07-07 …
阅读文言选段《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完成小题(12分)上问魏征①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 2020-07-12 …
根据课文: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相距上千里”说明 2020-11-25 …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知县”,这与汉朝的州牧、县令大不相同,“知”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 2020-11-27 …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 2020-11-27 …
在市场经济中经常出现企业兼并的现象,据此回答题。1.对企业兼并理解最恰当的是2.企业兼并的根本原因是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