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闲居姚合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①,依止古先生?注①禅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闲     居
姚合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注】①禅观:即禅理、禅道。
(1)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颔联写没有马迹过门,就是表明来访者稀少,为官很清闲.蝉声聒噪,充满庭院,是因无人惊扰,反觉闹中处静;写的满耳声音,却从声音中暗透一个“静”字.上句写出清闲,下句写出清静.正是于有声处见无声,反感静意笼罩.所以是衬托、对比.
(2)首两句“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描写了一个性格疏懒,习于野性的人.诗人认为不适宜为官临民,这在旁观者看是很清楚的.而自己偏不了解这点,终年住在城里,丝竹乱耳,案牍劳形,求静不得,求闲不能,皆由于自己的“不自识”. 第三联从“病”写性情.病,带点小病,旧时往往成为士大夫的风雅事;病而不废吟咏,更显得闲情雅致.现今“休官”,连小小的职务也不担任之后,真是梦境也感到很清闲,很清静了.
答案:(1)本诗使用了反衬和对比的艺术手法.第四句以充满庭院的蝉鸣衬托出环境的清净,以动衬静更显其静.整联又用无马迹和满是蝉声进行对比,仍是写出诗人住处少有访客,生活清净.
(2)本诗塑造了一个性喜清静、追求清闲、具有闲情雅致的人物形象.诗人虽居城市,但门无马迹、蝉声满宅,表明其性喜清净,心远自偏;休官不任,无忧伤之感,反觉梦都清闲;虽染病但不废吟咏,更显其志趣高雅.
译文:
不知道自己生性疏懒粗鄙,一年到头住在繁华的都城.门前从来没有车马的痕迹,院子里尽是一片蝉的叫声.身上有病痛吟诗虽觉辛苦,不再做官梦境已变得幽清.什么时候去学学禅机参悟,皈依佛家好古修道的先生.
赏析:
    首两句:“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姚合自称“野性多疏惰“(《闲居遣怀》其八).一个性格疏懒,习于野性的人,认为不适宜为官临民,这在旁观者看是很清楚的.而自己偏不了解这点,终年住在城里,丝竹乱耳,案牍劳形,求静不得,求闲不能,皆由于自己的“不自识“.本不乐于城市,今终年住在城里,总得自己寻个譬解.古人说,大隐隐于市,因此认为在城市亦算是隐居.“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武功县诗》)自己作这样一番解释,是明心迹,也见心安理得了.这儿写身处县城,却透露了心地的静趣.
    景况也确是这样:“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这第二联写的正是适应自己疏鄙之性的境地,从首二句一气贯注而来.没有马迹过门,就是表明来访者稀少,为官很清闲.蝉声聒噪,充满庭院,是因无人惊扰,反觉闹中处静;写的满耳声音,却从声音中暗透一个“静“字.上句写出清闲,下句写出清静.正是于有声处见无声,反感静意笼罩.
    在这清闲、清静的城中一隅,诗人是“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这第三联从“病“写性情.病,带点小病,旧时往往成为士大夫的风雅事;病而不废吟咏,更显得闲情雅致.现今“休官“,连小小的职务也不担任之后,真是梦境也感到很清闲,很清静了.写来步步幽深,益见静境.唐人由于受佛家思想影响,有所谓更高一层的境界,就是把生活逃遁于“禅“,所以第四联作者自问:“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何时能摒除一切萦心的俗务,求古先生(指佛)学这种禅观呢?妄念既除、则心自朗然无所不照.这样的境界,就是禅观,是清闲、清静的更高一境.借禅理说心境,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吏治腐败、社会黑暗的鄙视厌恶之情,成功地描摹了作者所追求的艺术上静趣的境界.
看了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完成后面小题。(6分)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  2020-06-09 …

诗歌赏析(5分)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2020-06-18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4分)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  2020-06-21 …

题李凝幽居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诗中的()()()(题李凝幽居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诗中的()()()  2020-07-0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题。白居易的诗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  2020-07-10 …

连线题(诗题、诗人、诗句连线):李白诗圣烟花三月下扬州苏轼诗仙乱花渐鱼迷人眼杜甫香山居士淡妆浓抹总  2020-07-26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居高”在诗中有哪  2020-11-11 …

写诗题(每项至少写出四个)李白的诗:王维的诗:杜甫的诗:陆游的诗:苏轼的诗:白居易的诗:送别的诗:与  2020-11-29 …

白居易有诗云:“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诗中蕴涵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大雁塔是风景名胜,  2020-12-0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