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答秦太虚书苏轼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轼寓居粗遣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答秦太虚书
                              苏  轼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
    又承见,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但满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矣乎!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岁晚苦寒,万万自重。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章精华》,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又承见,中间得疾不轻            喻:开导
B.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              度:估量
C.吾事岂不既矣乎                 济:成功
D.岁晚苦寒,万万自重              惟:希望
(2)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现苏轼达观、开朗的人生态度的一项是___
①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          ②自非废放,安得就此
③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              ④至时别作经画
⑤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         ⑥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
A.①⑤⑥B.②③⑥C.①③④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本文是苏轼谪居黄州后写给秦太虚的一封回信,信中真切记述了自己这段时期内的生活情形与精神状态,给人以亲切之感。
B.苏轼向道观借了三间房,准备到那里闭门静修四十九天,用道书方士所说的方法静心养生,并让秦太虚也注意修炼身性,关心备至。
C.苏轼十分赏识秦太虚的才华,劝导他努力去写见识高超、有实用价值的文章,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发展,感情极深厚。
D.在黄州时,苏轼虽然经济拮据,生活俭朴,但他并不显得消沉,而是随遇而安,他时常寄情山水,交友游乐,充满生活情趣。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
译句:___
②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
译句:___
③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
译句: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喻:告诉.(2)D ①写苏轼的身体状况;③设想太虚修炼后的情景;⑥写的是胡定之,与苏轼无关.(3)C “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发展”与原文“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文意不符(4)①一:一旦:为…所:...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7.“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是A.烟笼寒水月笼沙  2020-03-29 …

鲁迅先生说:“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  2020-05-1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秦淮河上寻桨声文瑞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  2020-05-13 …

7.“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是A.烟笼寒水月笼  2020-06-2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秦淮河上寻桨声文瑞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秦淮河上寻桨声文瑞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  2020-06-29 …

麻烦对两个下联1、焚书抗儒万世而家天下嬴政何其愚也2读书自我发愤用工,莫要别人“劝学”1、在1中要  2020-07-01 …

秦淮河上寻桨声文瑞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020-07-10 …

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  2020-07-11 …

秦淮河上寻桨声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