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诗意地栖居”,这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从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中演绎出来的哲学命题,也是中西哲人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所产生的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诗意地栖居”,这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从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中演绎出来的哲学命题,也是中西哲人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所产生的美好理想。这一理想表明:自然环境是所有生命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对“诗意栖居”的追寻,既是人类重新寻求生存根基、重建价值信念的过程,也昭示着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然而,现实的生态状况一度隔断了朝向理想的通路,为生命“诗意栖居”提供前提和基础的自然界正在承受不能承受曲破坏。人,从一开始使打量着、好奇地注视着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生存是人的第一本能,人类的生存冲动构成了已有社会历史的恒久原动力,推动人类不断汲取自然资源、按照自身意志改变着大自然的本来面貌。伴随着这种改变,农业、工业等迅速发展起来。人,真切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一切。 尽管远古时代的主要命题都围绕着“生存”“汲取”展开,但古圣先贤也意识到了自然界对人类的重要,并萌发出了许多生态智慧。那是“诗意栖居”原初的朴素表达,中西哲人都曾对此有所阐发。 中国古代哲人的生态智慧最为深邃,集中体现为视字宙与人自身为一体的、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理念。《周易》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如强烈的忧患意识,反对浪费和破坏资源、倡导把天地万物与人类道德紧密联系等思想,都反映出先民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地把自然纳入视域进行考量。例如,《易•乾卦•文言》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表达。 儒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比较丰富的理论,如孟子强调“天”与“人”相通的特性,要求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宋代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直接表达了人对待自然应该有的态度。道家创始人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类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自然的朴质本性,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之伴生的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的“诗意”情怀。 西方古代哲学中也有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表现为整体性的思想。古希腊哲学家往往把整个自然界视为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生命体,认为它是由许多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的和谐共生的整体,其根基、源头或为“水”,或为“气”。这些整体性观点虽然朴素,但也显示出了生态思想的萌芽。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判断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之义。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希腊人那里——正因为他们还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 诗意让栖居更美好,人如果没有了诗意,大地就会遭到蹂躏,不再是家园;精神就会变得平庸,不再有幸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如何重返“诗意栖居”?我们栖居的大地是否还能提供诗意的源泉?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的党和人民吸收了古今中外的生态智慧,读懂了自然的真、人性的善、和谐的美,把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互相融合,对我国和世界的环境给出了科学的解决构想。我们期待着终有一天,在美丽中国里,你我诗意地栖居。 (选自2013年1月9日《光明日报》) 小题1:下列对于“诗意地栖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
小题1: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将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孔明拳打镇关西寄人篱下鲁达挥泪斩马谡费力不讨好猪八戒进贾府打抱不平林黛玉背 2020-04-25 …
某一级堤防工程施工过程中,承包人未通知监理机构及有关方面人员到现场验收,即将隐蔽部位 2020-05-18 …
太阳一天中东南西北各照到几小时?就是一个正方形花坛,中间有一个石碑,石碑前面是南面,后面是北面,左 2020-06-29 …
孔明拳打镇关西寄人篱下鲁达挥泪斩马谡费力不讨好猪八戒进贾府打抱不平林黛玉背媳妇顾全大局 2020-07-01 …
水浒传中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杨志鲁智深武松林冲宋江李逵石秀西门庆阎婆惜牛二镇关西裴 2020-07-03 …
下面两段文字节选自《水浒传》,读后答题。“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叫做‘镇 2020-07-29 …
请写出相关人物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故人西辞请写出相关人物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2020-08-03 …
1.参照例句,写出与前面诗句反向立意的一句诗.例:满目清山夕阳照——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仿写:劝 2020-11-23 …
根据相关提示,在下表序号处填入相应的内容。作者作品有关情节①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②主人公当过童工,后来 2020-12-01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美和美的东西蒋孔阳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 2020-12-05 …